创新发展位列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既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更是一项关系未来我国经济能否迈入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新阶段的系统性、全局性任务。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看,我们都要切实找准着力点,推动创新发展。
□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激发创新活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必须逐渐从依赖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旧动能转向提升要素生产效率的新动能。一是通过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使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从低效率的产业和区域撤出来,投向更高效率的产业和区域;二是通过创新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使同样多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在新技术的作用下提升产出水平,这既需要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更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革与创新并不是互相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创新需要改革来激发活力和释放更大的应用空间。改革可以打破阻碍创新的条条框框,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比如,通过简政放权降低创业创新壁垒,培育企业家精神;通过科技体制改革释放各类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动力,使科技人才直接融入经济活动,促进技术成果在市场中的应用。改革还可以扩大创新成果的应用空间。一些管制较多、行业壁垒突出的传统行业有效推进改革,将会促进新技术在这些行业深度应用,提升其技术进步的效率。
改革也需要创新活动来增强动力,创新往往会对改革形成有力的倒逼机制。从企业和市场的角度来看,创新往往意味着新兴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从制度改革的角度来看,创新则意味着打破旧的规则,建立新的制度框架。因此可以讲,创新天然就是改革的动力。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常常突破传统行业的准入壁垒,对原有企业形成竞争,促使其产生自我改革的压力。而创新体现出的高效率,也有利于促使全社会真正形成改革共识,减少改革的阻力,使改革得以顺势推进。
正确认识改革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把握未来政策导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将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从而进一步释放创新的空间和活力,同时也可以借助创新的力量来推动深水区的改革。
□ 在优化体制机制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集中力量办大事,既是过去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的重要法宝,也将是未来我国实现从技术追赶走向引领创新的独特优势。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科技创新逐步从量的积累走向了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走向了系统能力的提升。但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创新能力与发达的创新型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短板。要真正实现引领型发展,还必须要加强基础研究能力,集中力量突破一些制约长远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重大技术,增强源头技术供给和原始创新能力。同时,也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提高政府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则是在新形势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同时,更多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加快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创新价值的实现根植于市场机制,需要依靠最广大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需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双创”政策实施以来,包括新增市场主体、大企业双创支撑平台、技术市场交易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培育了未来的种子。
应充分认识“集中力量办大事”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厘清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创新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努力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创新。
□ 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这是针对我国当前供需形势变化和经济运行态势做出的重大决策。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需求特征正在从大规模、同质化走向高质量、个性化;但是从目前的供给结构来看,许多支柱产业仍存在“大而不强”问题,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劳动力成本快速攀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放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加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存在“脱实向虚”倾向,要求我们必须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提高传统产业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首先要靠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和逐步提高,要靠广大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练好“内功”,充分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次,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不但能够带来低成本、高质量的商业服务,而且也为传统产业创新和竞争力升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途径。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和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与消费者之间的供需对接,并基于对消费者行为的智能化分析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发掘,甚至创造新的产品市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还可以大幅改进生产效率,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系统与互联网连接融合,实现智能化、高质量、个性化定制的柔性生产方式,为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正在加速应用互联网技术,不仅效率得以改进,还通过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逐步迈向中高端;同时,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涉足传统产业领域,探索智能化、个性化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模式。总之,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有机结合,将对产业提质增效和振兴实体经济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副部长 田杰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