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当前,应突出重点,围绕坚定政治认同、深化文化认同、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
坚定政治认同,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是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这条正确道路上,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就要牢记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根本原则和基本遵循,深刻领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几千年来,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精神寄托和道德情感,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因此,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应注重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深刻认识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共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深化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巩固的黏合剂,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的重要根源。组成中华民族的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色,但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的枝叶。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就要筑就民族之魂、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当前,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文化,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共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这是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总体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既是重大经济问题,又是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要注重发挥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释放其发展潜力;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对口支援和帮扶,鼓励和推动发达地区帮扶民族地区,促进地区间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深入开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加快改善医疗卫生、住房、入学等条件,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