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理论前沿 >> 正文

树立全局观念 决胜脱贫攻坚

http://www.newdu.com 2017/9/22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并取得了辉煌战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全国脱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而且现有贫困人口多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啃下这些“硬骨头”,事关脱贫攻坚战目标的最终实现,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摆脱贫困的经验,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必将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确保实现脱贫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脱贫攻坚提供支持保障

  这些年,我国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先后实施了多项中长期扶贫规划,减贫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权宜之计,因而需要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完善体制机制,给予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

  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还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资金投入上,既要发挥好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不是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能够实现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为此,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观念,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产业扶贫这个支撑做实做强,并加强监督管理。要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对那些因病因残失去劳动力而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来脱贫的家庭,由社会保障来兜底。

  为脱贫攻坚奠定物质基础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仅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的集体经济薄弱。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是基层工作活力不足的症结所在。只有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才能有效地兴办集体公益事业,发展教育事业,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而言,受自身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单靠自身来发展产业摆脱贫困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农村扶贫开发需要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带动或依靠外来的“输血”带动。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能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更多地惠及群众。因此,在深度扶贫这一攻坚战中,必须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在扶贫开发中的优势,把发展巩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深度扶贫、引领弱势群体共同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一环,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要在了解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困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能保证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好政策。要学习借鉴近年来涌现出的典型经验,挖掘潜力,强基固本,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筑牢农民共同致富的根基。

  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证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村脱贫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才能夺取脱贫攻坚冲刺期的决战性胜利。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扶贫工作的战斗堡垒,是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具体落实的基层单位。脱贫攻坚战既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把扶贫工作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脱贫攻坚战中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首先是建设一支素质高,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强的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这支队伍的政治素质,牢记党的宗旨,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排忧解难,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同时,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回乡大学生、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能人等,紧紧团结在村党组织周围,凝聚在脱贫攻坚的旗帜下,积极为脱贫致富献计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做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者和解读者,教育引导群众,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宣传教育,对群众进行政策解读、宣传,引导群众深入理解国家相关扶贫政策,解除群众的困惑和疑虑,使广大群众支持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要做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扶贫不能停留在对政策的口头宣传上,而要把扶贫政策扎扎实实地落实好。要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引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贫困地区的党员干部要带动贫困群众一同致富,切实发挥好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脱贫攻坚提供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脱贫攻坚提供思想指导、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造成深度贫困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扶贫不是单纯的物质投入,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改变。只有通过精神扶贫破除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才能彻底铲除贫困的根源,最终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这一点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着力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广大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脱贫致富”。扶贫要取得好的成效,“人”是最关键的因素。要通过科学理论教育引导,切实转变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被扶贫”的被动、依赖思想,激发脱贫致富的内在愿望和动力,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焕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冲破消极落后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竞争观念、效率意识、创新意识等。

  此外,还要用好深度贫困地区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深度贫困地区很多是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要弘扬老区革命精神,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敢战胜脱贫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使贫困群众积极投入到扶贫攻坚的决战中去,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直至取得与贫困作战的胜利。(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李春华)

Tags:树立全局观念,决胜脱贫攻坚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