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举全省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与新趋势,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加强有效的制度供给,构建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与新趋势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明显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乡村振兴既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的规律特征,也要把握好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高收入水平阶段人民的生活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2017年广东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接近高收入国家的收入水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明显增强,消费方式发生明显改变,对生活质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如食品方面,城市居民越来越倾向于消费绿色有机食品;休闲旅游方面,城郊休闲和乡村旅游愈益成为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人口迁移正逐步逆转过去被发达城市和地区“虹吸”的格局。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缩小、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对人口和劳动力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过去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迁移的格局正逐步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外流人口开始选择返乡择业或者就近就业。人口迁移格局的这种变化,为解决乡村振兴中所迫切需要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了可能。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使得乡村地区的区位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乡村与消费市场之间过去难以跨越的“鸿沟”也出现了弥合的可能。如今,再偏远的乡村通过互联网和电商平台,也能购买到日益丰富的现代商品,能将本地特色农产品输出到遥远的消费市场。乡村振兴,应借力信息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不断实现发展模式创新。
有效促进乡村振兴须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
经济发展是基础,必须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农民的持续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必须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农村的内生发展动能。乡村振兴必须基于相对比较优势,充分发掘乡村特色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发展特色农产品、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乡村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效率优先是前提,必须着力引导要素的优化配置。从经济角度来看,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就是破除各种壁垒,引导乡村各种经济要素不断实现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经济效率和产出水平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生转变,乡村区位和发展条件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乡村经济要素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将释放巨大的潜力,产生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设施配套是支撑,必须着力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是乡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乡村振兴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的投入,提升乡村软硬环境的质量和水平。只有这样,乡村才能破除城市“虹吸”效应下被动衰败的魔咒,吸引各种振兴发展所需要的经济要素不断流入。
党的作用是保障,必须着力加强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组织和人心涣散是乡村发展落后和振兴乏力的原因之一。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老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堡垒和带动作用,通过党组织凝聚人心,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合力。同时,应基于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成立各类行业和专业组织,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弥补农民知识和信息的不足。
构建乡村振兴发展长效机制有赖于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突破口。如何围绕乡村发展中的土地、劳动力、人才、资金等核心要素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事关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取得应有成效。
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和扩大农民收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须探讨的核心议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积极探索如何盘活分散的农用地经营权,培育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实践,借助共享经济促进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
完善有利于人才下乡和劳动力返乡的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支撑。人才和劳动力是乡村发展的真正推动者,是乡村振兴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要积极探索人才下沉机制,持续吸引更多人才主动投入乡村振兴;创新农民返乡就业创业的专业服务机制,引导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资金和技术回乡参与乡村建设;创新针对本地农民的技能培训与服务机制,增强农民的自身发展能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创新乡村振兴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如何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需的大量资金,是亟须回答和破解的难题。乡村振兴不能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必须通过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在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形成资金投入的合力,才行获得持续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方面,要通过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万企”和“万村”的联动发展,引导企业资金投向乡村;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乡村投资的收益,持续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