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理论前沿 >> 正文

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海外消费回流

http://www.newdu.com 2018/8/1 经济参考报 毛中根 武… 参加讨论

  根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口径,海外旅游消费和其他类海外消费没有细分开,而是将海外消费总量纳入海外旅游消费统计之中,因此,海外旅游消费与海外消费在数量上大致相等。2015年中国GDP为67.6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万亿元,境外消费达1.5万亿元,占GDP的2.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

  产品供给结构升级有助于吸引海外消费回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是推动产品供给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统一内外检测标准,强化品质监管,丰富产品和服务品种,推出精品,打造中国自主品牌。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国内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积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更多高端优质、物美价廉的产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技术含量、市场声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需求结构。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在国内消费低迷的同时,海外消费却持续增长,这一现象引起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海外消费,也称消费外流,指国内居民为满足生活需要而出国(境)购买服务或商品的行为,主要包括海外旅游消费、海外购物消费、海外医疗消费、海外留学消费等。目前,根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口径,海外旅游消费和其他类海外消费没有细分开,而是将海外消费总量纳入海外旅游消费统计之中,因此,海外旅游消费与海外消费在数量上大致相等。2015年中国GDP为67.6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万亿元,境外消费达1.5万亿元,占GDP的2.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

  中国海外消费的特点

  (一)规模大

  海外消费规模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海外消费规模大。据国家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出境人数达1.2亿人次,居民境外消费总额约1.5万亿元。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5年中国游客国际旅游花费共计2920亿美元,规模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第二,海外购物消费规模大。2014年中国消费退税购物规模达42.5亿欧元,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连续七年居全球首位。

  (二)高消费

  高购物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购物消费占海外总消费的比例较大。2015年中国1.5万亿元海外消费中至少有7000亿-8000亿元用于购物。《全球自由行报告2015》显示,2015年中国自由行游客海外购物花费占海外旅行总支出的比例约为55.8%,明显高于一般发达国家自由行游客海外购物支出比例。第二,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奢侈品总消费的比例较大。2015年中国居民全球奢侈品消费达1168亿美元,约占全球的46%,其中境外消费占奢侈品消费总额的78%。

  (三)时间高度集中

  海外消费的热点比较集中,购物过程中经常出现“扫货”现象,甚至导致一些消费场所商品脱销。2014年国庆节期间,韩国一些著名的街区几乎演变为“华人街”,甚至出现免税店在开门半小时前就有大批中国游客在门口排队等候的情况。“爆买”成为日本2015年度流行语,经常被媒体用以形容中国游客海外消费特征。

  海外消费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各国共同性原因

  1.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国民收入提高是海外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本原因。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表明,境外旅游消费增长与人均GDP呈正相关,人均GDP达2000美元时,进入境外旅游消费增长期;人均GDP达3000美元时,旅游消费需求将出现爆发性增长。

  2.本国货币升值。本币升值使得以外币计价的境外商品更便宜,因汇率产生的价差驱动消费者境外消费。本币升值引致海外消费增长,日本在1972年之后出国旅游人数快速增长,韩国在1987年之后出国人数和出国旅游支出快速上涨,中国在2006年之后出国人数和出国旅游支出也出现较快增长。

  3.出境政策宽松。日本自1964年逐步放松出境旅游限制政策,1978年完全取消公民携带外汇限额的管制。韩国自1983年逐步实施国外旅行自由化政策,1989年彻底废除了国外旅行的年龄限制。中国自1983年逐步放开公民出境游,出境旅游政策经历了1997年“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到2005年“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再到2010年“有序发展出境旅游”的演变。中国公安部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出境入境管理法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1月,中国已与127个国家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包括8个全面免签协议;与39个国家达成63份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为公民出境旅游拓展了空间。

  4.境外支付更加便捷。境外支付手段日益国际化、多样化,为海外消费带来便捷。信用卡走向国际化,也方便了公民出境旅游。1967年,日本信用局(JCB)与美国运通卡合作发行国际卡,之后日本国际信用卡实现了较快发展。80年代,信用卡业务在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截至1988年,世界流通的各种信用卡约7.5亿张,促进了韩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目前,中国出境游公民使用信用卡进行结算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国银联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5年末,银联卡全球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5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400万家商户和超200万台ATM,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二)中国特殊性原因

  1.国内商品供需结构错位。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中高收入阶层,该群体的消费需求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和高端化特点,对商品品种、质量、安全以及消费环境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国内高端商品市场发展稍显不足,未能有效满足中高收入阶层的需求,导致这部分消费者转向国外消费。国际咨询公司德勤的《2016年全球奢侈品力量调查报告》显示,前100名奢侈品公司中,中国奢侈品公司(含中国香港6家)共8家,其中6家都属于黄金首饰类公司。

  2.消费者对国内产品质量信心不足。中国居民出境消费从主要购买奢侈品牌、高档品牌转向高质量、性价比合适的日用消费品,反映了消费者对国内商品品质的不认可。国内产品质量事件时有发生,比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2014年火锅地沟油案等重大消费事件的曝光,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国内商品的信心和意愿。据《2014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数据,国家工商总局共对92批次的样品采样检测,结果显示正品率仅为58.7%。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2015年全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约63.9万件,商品类投诉30.9万件,占总投诉的48.34%。

  3.国内消费者还不够成熟。消费者缺乏理性的消费观念。中国大妈式购物,在海外免税店排队等候,抢购、扫货、爆买等集中式海外消费更多地表现出炫耀性和冲动性消费。《2014出境自助游行业报告》显示,旅行花费方面,2014年度人均每次出境游花费8173元人民币,其中,购物花费占28%;33%的游客在旅游前对购物不设预算;39%的境外旅游游客购物实际花销高于预算。

  4.国内部分高端商品价格偏高。高端消费品在国内的售价远高于境外的售价,导致大量消费外流。中国是全球奢侈品物价最高的国家,23%的奢侈品牌在国内的标价比境外贵16%-25%。

  引导海外消费回流的对策建议

  中国海外消费的持续增长在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无法回避其存在的消极影响。如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国内制造业发展,不利于构建消费强国等。我们需立足中国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

  (一)加快国内旅游业提档升级,积极吸引入境旅游

  发展入境旅游有利于对冲消费外流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旅游环境,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对外宣传力度是吸引境外游客入境旅游的有效保障。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旅游业绿色发展,加快美丽中国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培育面向全球旅游消费者的国际消费中心。采取税额减免或奖励等措施,鼓励驻外机构或旅游企业境外积极宣传本国文化、民俗风情和旅游景点,支持鼓励旅游企业开发特色旅游路线,增强国内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促使国内高端产品价格趋于合理

  国内高端产品价格趋于合理有利于促进海外消费回流。完善税收体系,大力发展免税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是促使当前国内高端产品价格回落的有力措施。加强对免税业务的政策支持,完善和落实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集中力量打造民族免税业集群和塑造中国免税业品牌。加快流通标准化建设,完善流通标准管理,发挥流通先导作用,推动流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管理,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促使价格合理回落。

  (三)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产品供给结构升级

  产品供给结构升级有助于吸引海外消费回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是推动产品供给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统一内外检测标准,强化品质监管,丰富产品和服务品种,推出精品,打造中国自主品牌。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国内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积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更多高端优质、物美价廉的产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技术含量、市场声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需求结构。

  (四)加强消费教育,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有助于居民海外合理消费,减少我国消费外流。构建国民消费教育体系、健全产品信息宣传机制是引导居民理性消费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高校消费教育体制,建立消费教育研究机构,供应以专家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公共消费教育,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的作用,通过典型消费事例评析、热点消费产品知识介绍等措施帮助居民提升消费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五)出台旅游投资政策,鼓励国内旅游公司走出去

  国内旅游公司走出去有利于降低消费外流冲击。近年来,中资跨国并购海外旅游资产迎来高潮,以中国海航等中资入股维珍澳洲航空、安邦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中国携程收购全球知名旅游网站天巡等代表性案例。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国内有实力企业对沿线国家有序推进旅游投资,对接中国出境旅游需求,通过旅游需求走出去带动中国旅游服务走出去,有效构建旅游领域的利润回流机制,缓解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压力。可以依托高校或其他机构开展国外旅游市场调查和研究,以及总结发展经验、预测国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等,为旅游企业走出去提供基本参考。支持构建旅游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对冲机制,开发针对旅游企业的兼具保险与理财功能产品。进一步深化旅游业国企改革,提升境外国企的市场运营效率和风险自控能力。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

Tags: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海外消费回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