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大背景下,对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一些新特点。”对新特点的掌握将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更好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调发展的有关论述为指导,既要会“弹钢琴”,更要会“谱琴谱”,才能更有效、更稳定、更高质量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我国发展全过程。
首先,在新发展理念的严密系统性下理解协调发展。新发展理念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五大理念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同样存在于其他理念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创新发展要求在实现整体均衡的基础上寻求新突破,绿色发展则希望在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发展的可持续,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历史潮流并更协调地实现“两个统筹”的新格局,共享发展是协调各方力量以共建共治达到发展成果共享,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与强调作为第一动力的创新理念、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顺应历史潮流的开放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理念相比,协调发展理念更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发展是动态的,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国际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我国经济发展前期积累的矛盾逐步爆发,我们要更加辩证看待发展因素,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以协调理念指导实践,更好地落实新发展理念。
其次,着重找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焦点,突破协调难点。我国经济体量跃升全球第二,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新动力尚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仍需加强,区域一体化、城乡融合、军民融合仍需突破,开放新格局仍需加紧推进。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补齐的短板,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及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下决心革除。新发展理念正是聚焦于此,深化改革,以创新培育新动能;加快市场机制建设,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坚定开放,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完善与全球接轨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攻克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难点,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为此,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机制、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质量技术标准的引领机制、绿色安全发展的约束机制、科学考核评估的导向机制,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实践中,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立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先行,全面培育发展新动能。广州瞄准国际性大都市定位,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化,针对金融服务的短板,在全国城市中第一个针对金融开放出台专项政策。这些都是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焦点,以高端突破带整体提升,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
再次,强调在发展中实现协调,以协调促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的发展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实现新的协调。坚定地全面转向创新发展,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占领核心技术领域,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为更高水平的协调奠定基础。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夯实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补齐发展中的短板,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螺旋式发展,瞄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坚实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最后,要求在协调中找动力,以新动能追求新协调。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在北京市考察时的讲话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化的新型首都经济圈。”这深刻阐释了以协调理念推进区域分工合作形成发展的新动力,并以此推进新的协调。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描绘了“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蓝图,着眼各地区的发展比较优势,全力推进区域城乡协调的同时,积极挖掘发展动力,通过全省一盘棋形成新动能,以实现更好的协调发展。
新时代的协调发展更加体现整体性和战略性,强调在动态中辩证看待协调,实现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以协调实现更好的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协调,推进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