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路边境线总长2.2万公里,边境地区国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边境治理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992年以来,中国探索沿边开放,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以发展边境贸易为重要抓手,以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特殊区域为主要平台,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进步,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边境治理新路。这不仅给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添了一抹亮色,而且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解决边境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边境地区因改革开放而兴。沿边是发展的“神经末梢”,区域中心城市对沿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且往往产生虹吸效应,导致沿边的优质要素加速流向内地。通过改革开放,在边境各类特殊区域实施优惠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沿边地区与毗邻国家的经贸往来,为沿边地区特色产品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拓展了更加广阔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来源,使沿边地区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聚的高地,推动了具有沿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1992年以来,中国设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跨境旅游合作区等各类边境特殊区域,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亮点和特色,绥芬河、满洲里、东兴等一大批以国际商贸物流、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为主的沿边城市兴起。这些城市成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边境特色商品集散中心和文化国际化的地区,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边境地区优质要素流失的趋势,成为中国漫长边境线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边境群众因改革开放而富。产业兴带动就业旺,就业旺带动居民富。沿边开放促进了边境地区商贸、物流、文化、特色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多数边境地区以农业和小手工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为当地居民开辟了就业新空间,促进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2017年绥芬河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黑龙江省平均水平高出27.4%和53.1%。随着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为迈向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毗邻国家因沿边开放而获益。中国与14个国家陆上毗邻。这些国家基本都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边境治理的问题。中国实施沿边开放,不仅带动了国内边境地区进步,而且促进了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发展。特别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以来,沿边地区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重要枢纽。通过大力发展边境贸易、跨境旅游和产能合作,中国的发展成果与发展经验更好更多地惠及周边国家,推动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巩固了睦邻安邻富邻的良好局面。
应当看到,受特殊的历史、自然和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与一些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相比,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但只要紧紧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不动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核心目标不放松,边境地区一定会在新时代继续跨越式前进,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