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理论前沿 >> 正文

王辉耀:中国企业“出海”40年

http://www.newdu.com 2019/2/19 中国青年报 王辉耀 参加讨论

  █中国企业40年来“走出去”的每条路径都有成功的典范,关键在于对路径的选择上,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所处的产业特性、企业特点、国际环境、国内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斟酌定夺。 40年,在历史长河中虽不过弹指一挥间,却足以书写一个国家的沧桑巨变。

  --------------------------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趋于革新,从单一渐变为多元;中华民族从经济一度濒于崩溃边缘到今天屹立于世界之巅。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一。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首次超过中国实际使用外资(FDI),中国成为双向直接投资项下的资本净输出国。40年来,中国企业从青涩变为成熟,从蜗居国内到闪耀于世界舞台中央。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总数达到120家,与位居第一位的美国仅有6家的距离。40年,在历史长河中虽不过弹指一挥间,却足以书写一个国家的沧桑巨变。

  回首中国企业“走出去”这40年,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年~1991年。1978 年,尽管与世界的距离是那么遥远,但是中国毅然、坚定地迈出了追赶的第一步。1978 年秋天到 1979 年春天,短短数月,中日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确定改革开放路线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美正式建交……一系列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接连发生,而此时,作为时代主角之一的企业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国企纷纷踏上改革探索之路;民企如大草原上的星星之火;外企则在改革开放后,有机会到中国一试身手,他们通过销售商品或合资等方式进入中国,从1979年到1989年,有超过2.1万家外国公司在中国开业,跨国公司的进入催生了中国的轿车、家电、饮料等现代产业的发展,并在无形中为这些企业日后走出国门、驰骋海外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只是零星出现,全球化经营的意识和实践水平都较低。

  第二个阶段:1992年~2000年。20 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史无前例的迅猛之势席卷全世界,中国企业全球化意识逐渐觉醒。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备受鼓舞的中国企业由此进入生机勃勃的春天,创业成为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也由此推动了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提出“走出去”战略,先后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国内大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活动日趋活跃,以海尔、海信、华为、万向、首钢等企业为代表的佼佼者开始远征海外,整个90年代实现了年均23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这个时期,直接出口仍是这些企业最主要的海外经营活动,其次是在海外建销售网、工程承包、合资等。这一时期,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拓,更多的是在黑暗里摸索,没有经验,亦缺乏借鉴。

  第三个阶段:2001年~2007年。2001年12月,中国终于迈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经由20世纪90年代初步发展的“走出去”战略在这一时期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参与全球竞争成为企业发展的基调。2004年7月正式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取消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实施多年的审批制,为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政策环境。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与此同时,大量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上与国际企业同台竞争。

  中国企业距离“世界500强”的目标更近一步。如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吉利并购沃尔沃轿车业务,都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短时间内得到提升。TCL并购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施耐德,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TFT-LCD业务,则帮助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技术或市场。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加深了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在有得有失的海外历练后,开始学会利用国际规则,超越一国的范围配置资源。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金融危机爆发后,“反全球化运动”逐渐发展成为“逆全球化现象”,其思想和主张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影响政策。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加强投资审查为代表的投资保护主义盛行。此时,我国政府在对外投资方面采取了国际国内“双管齐下”的方式,以开放与合作的态度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2015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位列全球第二,超过同期吸引外资水平,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全球化实现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全面发展。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系统工程。

  “走出去”的路径也呈现出多样性,从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到海外上市,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到战略布局。安营扎寨、借船出海、借鸡生蛋、海外产业园区、互联网模式复制海外、海外战略资源获取、“星火燎原”、“农村包围城市”、海外战略股权投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等企业全球化这十大路径,是对中国企业“走出去”40 年的实践总结,其中每条路径都有成功的典范,关键在于对路径的选择上,中国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所处的产业特性、企业特点、国际环境、国内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斟酌定夺。

  作为新兴市场的后来者,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化的道路上必然承受着额外的负重。国际人才缺乏难题、异域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合规风险的挑战、社会责任、品牌之殇等都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之路上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这些关键性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将决定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之路上能够走多远。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只想在国内或区域市场偏安一隅是不现实的,国际化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航程虽漫漫,巨轮已起航。我们期待中国企业能够百折不回,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竞争力,最终在全球舞台上长袖善舞,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新型全球化贡献更大力量。

  王辉耀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苗绿[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兼秘书长]

Tags:王辉耀:中国企业“出海”40年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