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日报评论 >> 正文

深挖“内生动力” 避免“脱贫急躁症”

http://www.newdu.com 2016/10/20 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简霁认为,在我国扶贫事业将要取得胜利的关键时期,干部和群众更要能够沉得住气,加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扶贫先“扶智”,深挖脱贫“内生动力”,避免“脱贫急躁症”。同时夯实民生兜底,巩固脱贫成果,一起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踏踏实实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10月17日,我国迎来第三个扶贫日。近日,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在扶贫日活动安排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目前全国有多地患上了“脱贫急躁症”。(10月19日《中国青年报》)

  扶贫脱贫关系到我国能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事关到2030年“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这一人类发展核心目标之一能否实现。当前,我国扶贫事业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一些地区存在虚假脱贫、“福利陷阱”,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领导发动各级干部职工捐款,“推着贫苦户脱贫奔小康”的现象。克服这些“脱贫急躁症”,还是要从深挖“内生动力”上着手,探索出适合本地的脱贫路径。

  深挖脱贫内生动力,首先应变“输血”为“造血”,加强贫困地区产业培育。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缺乏产业或产业落后的问题,因此要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探索培育出适合贫困地区本身的产业,帮助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依靠辛勤劳动和合理经营脱贫,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捐款捐物”的“立马扶贫”方式要慎用少用。盖因这种扶贫方式只能缓解一时,不能有效改变当地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情况,甚至有可能助长“等靠要”的想法,也会加重部分在职干部职工的生活负担,得不偿失。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能够找准并拔除“穷根”,“授之以渔”才能够使贫困户具有脱贫的内生动力。

  其二,“扶贫”重在“扶智”,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有效阻止贫穷的代际传递。在所有教育类型中,中等职业教育是离农村贫困群众距离最近的,也最能产生直接的收入提升效应。贫困地区的年轻人如果能通过职业培训走出大山,其所在的家庭就能走上脱贫之路。各地不仅应该面向农村、山区开展多种类型的职业培训,更应该保障贫困家庭适龄学童不失学。

  最后,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应夯实民生“兜底”,强化保障。处于贫困线附近的家庭因一次意外、一场大病就可能致贫或是再次返贫。因此,要夯实社会保障兜底,对部分靠自己努力确实无法摆脱贫困的群体,通过社会保障解决这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守住“最后一条线”。在兜底的制度设计方面,各地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比如甘肃省开展的“卫生扶贫行动”,通过种建设贫困地区医疗基础设施的方式,改善当地医疗条件,就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及因病返贫,值得借鉴。

  中华民族已自强不息地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千百年,我们崇敬英雄,更敬佩那些依靠自身努力奋斗改变生活困境的平凡人。扶贫这项事业需要在认识现实、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扎实推进,越是接近胜利越要能够沉得住气,深挖脱贫“内生动力”,避免“脱贫急躁症”,一起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经济网网友 简霁)

  


Tags:深挖“内生动力”,避免“脱贫急躁症”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