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养老关联多方,并不只是多增加一些机构或床位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针对养老事业发展的“痛点”,集思广益,拿出改革的破题之法,也需要政府在兜底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提供更多物力财力的支撑,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针对养老事宜,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华昱集团总裁麦庆泉建议,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清理关停的一批培训中心和度假中心改造为养老院和配套的服务机构,由政府提供配套政策服务,以加速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步伐。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广宁也认为,这些“楼堂馆所”可以逐步交出来,朝这个建议的方向做下去。(3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在养老市场供不应求的现实语境下,将“楼堂馆所”改成养老院的建议,具有“一石三鸟”之功效,值得研究和付诸行动。
一是因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许多“楼堂馆所” 已经被闲置。虽然建筑面积、地理环境以及交通状况等各有差异,但早已“门庭冷落车马稀”,有的还有“铁将军”把门,将它们改造成养老院和配套的服务机构,也是物尽其用,充分利用了闲置资源。
二是从现实看,养老机构存在不少难点,其中最难的是找地难。选址难、地价贵始终是困扰养老机构发展的核心问题,部分选址甚至因周边民众反对导致项目无法实施。如果将那些闲置的“楼堂馆所”改成养老院,就可解决找地难题,省却了许多“麻烦”。
三是为养老事业注入了新活力,这是最重要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这2.2亿人中有4000多万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与之相对应的是,2015年年末城市养老床位116.39万张,农村养老机构床位177.13万张。这说明,养老机构太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亟待挖掘各种潜力,增加供给。而将闲置的“楼堂馆所”改成养老院,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也是必要的有益补充。
当然,养老关联多方,并不只是多增加一些机构或床位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针对养老事业发展的“痛点”,集思广益,拿出改革的破题之法,也需要政府在兜底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提供更多物力财力的支撑,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