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所依据的理由和逻辑是站不住脚的。国际信用评级的话语权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手里。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穆迪的选择性评级并没有对中国经济、对市场构成实质性利空,而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
近日,穆迪在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3下调至A1之后,又相继调整了13家中国金融机构和26家中国政府相关发行人的评级。这种不深度了解中国国情、基于“顺周期”的不恰当评级方法,不仅中国的舆论对其提出质疑和批评,国外许多媒体也纷纷发表文章,对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表示难以理解。
我们注意到,穆迪之所以下调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中国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将快速增长;二是相关改革措施难见成效;三是地方债及企业债将增加政府或有债务。
实际上,穆迪依据的这三条理由与得出结论所使用的逻辑都有待商榷。从实体经济债务规模来看,中国的总体水平在国际上也就处于中游,更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更重要的,中国实体经济债务主要是内债,不是外债,债权主体也主要是金融机构。而中国金融机构的安全性总体较好,不会因为实体经济的债务以及可能出现的坏账产生系统性风险。更何况,这些年来,中国金融机构的盈利状况一直很好,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很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力量消化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并帮助实体经济改善负债结构。
从相关的改革措施来看,中国正在推动新一轮改革,而且是全方位推动,以确保经济体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类矛盾。如国企改革,就提出了打破垄断、积极引进非国有资本、建立混合所有制的目标。应当说,深化改革对于消化债务、优化债务结构、提高企业债务的安全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正在强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仅仅两年时间,就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效。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得到一定化解,且没有引发新的矛盾。所以,穆迪将改革措施难见成效作为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是对中国国情、中国改革,特别是中国人的文化韧性了解不够的结果。
至于地方债及企业可能给政府带来的或有债务这个理由,也是穆迪没有全面了解中国地方债务以及企业债务状况的表现。一方面,中国的地方债务规模只有20万亿,仅相当于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而地方能够分得的可用财力就达到了债务总规模的近一半。与此同时,财政收入仍然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足以消化地方债务。另一方面,所谓的企业债可能给政府增加的或有债务,也只是穆迪的想当然,中国的企业并没有那么多需要政府来承担的或有债务,更别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扩大,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资金也能有效消化一部分企业债务。
由此可见,穆迪用这些理由来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是实事求是的,而是有选择性的。殊不知,美国的债务状况远比中国复杂,不仅债务规模大、政府财政赤字水平高,而且GDP与金融资产相比杠杆率极高。美国GDP为18万亿美元,金融资产规模则高达200万亿美元,杠杆率达到了1:11。而中国的杠杆率只有1:3,金融资产总规模只有30万亿美元,不到美国的1/6。更重要的,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持有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穆迪在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同时,却每年给美国最高信用评级,从道理上说不过去,完全是有选择的信用评级,而不是依据客观事实进行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增速在经历了前几年的连续下行以后,也出现了止跌企稳的好迹象,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于首位。更应关注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扩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减弱,出口正在逐步改善,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正在提升。这些对于消化债务、防范债务风险自然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穆迪没有看到这些积极的变化,而只看到中国的债务呢?
令人遗憾的是,国际信用评级的话语权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手里,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是受制于人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了解中国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改革转型让中国经济变得越来越成熟。所以,穆迪的评级下调,并没有引起市场的剧烈波动,相反,人民币还出现了持续走高的现象。而在我们身边,也能够看到刚需房的购买需求依然强劲。这些都意味着,穆迪的评级并没有对中国经济、对市场构成实质性利空,而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倒是穆迪应当好好想想,对中国不切实际的、戴着有色眼镜的、有选择性的评级,会不会对评级机构自身的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