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在如何看待和推进国企改革方面,应该更多聚焦于员工,特别是聚焦于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才是国企改革的最大收获,也是国企改革的最大成就。如果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再大力度的改革,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最近接到了一位原国有企业员工的电话,她告诉我,如果不是当初听了我的话,接受了我的观念,现在还不知会怎样呢。
这位员工原在一家效益不错、岗位也不错的国有企业工作。由于环保问题,这家企业被关闭了,1000多名员工按照年龄、岗位、技能等条件实施了分工。给我打电话的这位员工,被分配到了另一家国企。她问我:要不要去?我的回答是:想暂时稳定,就去;想有新的发展,就出去找机会。一开始她并没有按照我的建议去做,而是去了另一家国企上班。但没上几个月,她就毅然决然地“闯”社会了--受聘到一家民营企业。几年下来,她已经成为这家民企的副总,是老板非常倚重的人。受她的影响,她的多名同事也都选择从安排好的国企岗位上离开,自主择业。据说,她们这些员工,绝大多数人早已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名“国有人”,而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社会人”
以往,说到国企改革,研究者大多把立足点放在了企业体制机制转换上,很少谈论员工问题。即便偶有谈到员工,也是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去考虑和分析,而没有从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来分析。
事实上,国企改革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员工,下岗分流员工也不是“不稳定因素”。即便改革过程中曾短暂地出现过类似员工上访等情况,但最终的结果,多数员工还是支持企业改革、理解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员工在国企改革中的表现和对国企改革的认识,员工在改革问题上思想的不断进步、认识的不断深化、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又努力推动了多少。
要知道,国企改革将员工身份从“国有”转化成“社会”,从“国有人”变成“社会人”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长期以来,广大员工已经习惯于国有体制,也习惯于按部就班地生活在国有企业,更在这样的默默无闻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突然要他们放弃国有身份,变成“社会人”,这需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而现实中,这个转变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以至于很多官员、专家和学者都难以适应。
众所周知,中国的国企改革大幕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正式拉开的,而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期的几年。从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广大员工从“突如其来”到最终接受,也就几年时间。具体到某个企业,则有可能是半年或者几个月。对员工来说,国企改革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出现一些不能接受的情况,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最终他们都接受了,并在成为“社会人”后,按照“社会人”的方式重新择业、重新就业。过去多数“国有人”是看不起“私企人”的,而改革后,绝大多数“国有人”成为了“私企人”。承受这样巨大的转变,不能不说中国国企的员工是有觉悟的,是能够跟得上时代变化脚步的,也是能够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
也正是因为上一轮国企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大员工有着思想观念积极转变的“底子”,才为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
这也意味着,在如何看待和推进国企改革方面,应该更多聚焦于员工,特别是聚焦于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笔者认为,思想观念的转变才是国企改革的最大收获,也是国企改革的最大成就。如果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再大力度的改革,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