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其佐认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矛盾”,精准地把握住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质,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科学判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谋划和推进新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笔者认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矛盾”,精准地把握住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质,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科学判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谋划和推进新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说法,认为这个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形成这个判断,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6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样的变化,让矛盾的两方面都不同了。
从人民需求方面来看,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美好生活”不仅包括吃饱穿暖,更是吃好穿好行好住好,而且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需求。从社会生产方面来看,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许多方面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现在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用了很大的篇幅阐述了目前我们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还存在着六大主要问题、矛盾,包括经济、民生、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新思想新理念引领新发展,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美丽中国,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重新定义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变迁的把握,但归根到底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为了“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为了无愧于新时代,我们要紧扣新矛盾、瞄准新目标、踏上新征程,这条路注定不轻松,但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迎来民族复兴的曙光,伟大梦想一定会变成美好现实。
(作者:经济学家、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会理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其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