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周成洋认为,乡村要振兴,就要改变以往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再“走回来”,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每年6月左右,随着食物的匮乏,东非大草原上将出现一场声势浩大的动物迁徙景象,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不惜跋涉3000多公里奔赴新的家园。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将面临种种危险,并可能沦为狮子、猎豹、鬣狗、鳄鱼的食物。到达新家园停留几个月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它们又将返回原来的家园。在人类社会,也有一场大迁徙,那就是大量的人口从乡村涌入城镇。目前,这种人口的流动主要是单向的。
2017年,中国的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比2016年减少1312万人。这些减少的人都去哪儿了?绝大多数是到了城市,我们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人。目前国内的流动人口有2.44亿人,这意味着在中国有一场堪比动物界大迁徙的奇特景象。人口流动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正常的,但是人口流动的背后,有许多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第一,乡村青年涌入城市后,留守儿童和老人怎么办?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或是留守儿童发生溺水事故,或是留守老人独自生活困难,他们面临的问题怎么解决?谁来关心和改善这些孩子和老人的生活?
第二,随着青年的流失,乡村渐渐失去了生气,在城镇崛起的过程中,乡村慢慢走向了“消亡”。每年过年前后,随着大批城镇青年返乡,我们或多或少总能听到一些批判乡村现状的声音。乡村的“消亡”不仅是物质上的衰败,还包括精神上的“荒芜”,乡村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也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
第三,流向大城市的乡村青年,也可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遭遇挫折。住房、就业、婚恋,让许多青年人“压力山大”,特别是对乡村青年来说,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拼,根基薄弱,常常感受到巨大的落差。重压之下,他们有的会选择返乡,有的则仍然在挣扎中前进,寻求城市生活的“安慰”。
“良禽择木而栖”,如果乡村摘掉了贫穷、脏乱的标签,变得更加美丽和富裕,将吸引大批青年返乡。一方面,这些乡镇青年不用再饱受奔波之苦,在乡村便可立足;另一方面,他们见过世面,或有一定的致富经验和经济基础,或接触过一些先进的经营理念,再加上他们对家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往往能更快、更好地找准致富门路,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实现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要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乡村要培养发展一批人才,也要适当引入一些人才,尤其是那些从乡村走出去的青年,应该成为主要的建设力量。地方在吸引返乡人才时,需要为他们搭建好发挥价值的舞台,给予相应的政策和环境,让他们愿意回到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
乡村要振兴,就要改变以往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再“走回来”,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青团十八大代表、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网络评论与传播中心主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周成洋)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