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马璐认为,人们并不是反感“国学”,而是反感“伪国学”,反感这些职业骗子、鸡汤厨子以及神棍等封建王朝的“未亡人”。他们喜欢“跪着”,是因为这背后是大把的生意,不仅洗脑,而且敛财。
日前,歌手孙楠一家人从北京搬家到江苏徐州,送孩子学习国学的消息在网上持续刷屏。1月23日,徐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对“华夏学宫”批复的业务范围是非学历民办培训机构。对网友爆料孙楠妻子潘蔚持有该培训机构股份一事,“华夏学宫”校长易菁23日晚明确予以否认。(1月24日中国新闻网)
近几年,“国学风”越刮越烈,从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到一些学校开设课程,如今又有明星身体力行,为之“站台”,看来,誓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但其中一些现象却不断引起人们的反感。为什么?因为这里面很多都是“伪国学”。
提到“国学”,他们讲不出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不会让你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胆魄,不会让你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而只会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这些早已被扔进历史垃圾堆里的东西捡回来。他们宣扬的国学,和国无关,和学无关,只和尊卑、驾驭有关。人们并不是反感“国学”,而是反感“伪国学”,反感这些职业骗子、鸡汤厨子以及神棍等封建王朝的“未亡人”。他们喜欢“跪着”,是因为这背后是大把的生意,不仅洗脑,而且敛财。
哲学家康德曾说,“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和健康的品格。而这些“伪国学”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呢?培养“听话的人”。“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责,须顺承。”孩子要听父母的话,哪怕父母责怪错了,也要顺着。“忍辱含垢,常若畏惧”,女子哪怕受到羞辱,也要满怀畏惧地忍着。这样的社会,尊卑井然、上下有序,却缺少一些真正的“人”,多的是规规矩矩的“木偶”。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他们却将糟粕奉为圭臬,只能说非蠢即坏。仔细梳理不难发现,这些打着宣扬“传统文化”旗号的培训,往往价格不菲。华夏学宫,暑期班收费为四周课程1.2万元,初高中则是每年10.5万元左右的学费,而且学生毕业没有学历,也不能参加高考。2017年,和华夏学宫关系密切的孙楠发布了国学IP文化品牌“楠氏物语”,在其网店一套茶壶卖6800元。宣扬“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的丁璇,其所属“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则是一个闷声发大财的捞金机器。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下设四个部分,中华经典网、瑞林书院、三养素食和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其中最赚钱的就是中华经典网和瑞林书院。中华经典网上有全国各地培训机构和研习会的资讯,其中的孝亲商城,集齐了各类中老年保健品,每一件都充满了交智商税的味道,比如一个国学机就卖1380元;而瑞林书院,一个学期要交9000元。
这些人一边毫无节操地牟利,一边教育孩子要清苦;一边享受着各种灯红酒绿,一边教育别人要田园牧歌;一边享受现代文明的便利,一边明目张胆地反科学。他们宣扬的“国学”,你能相信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需要大力弘扬,也有很多有识之士以及正规机构都有弘扬国学的善意与决心。但有关部门还是要对这一领域加强监管,严格国学培训班准入机制,同时也要多加宣传,提升民众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装腔作势、招摇撞骗的“伪国学”无所遁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马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