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马璐认为,春节,本来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与家人团聚的日子,然而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它却令人“又爱又恨”。种种焦虑背后,实际上是代际之间的冲突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春节长假开始了,迎接你的除了年味,还有来自亲戚朋友的审视和盘问。“带男(女)朋友回来了吗?”“今年年终奖多少钱啊?”“买房买车了吗?”……这些直逼灵魂的拷问,你做好准备了吗?
不知从何时起,每年的春节团圆变成了一场恐花钱、恐催婚、恐闲话、恐老同学的心理考验。今年,有一些朋友早早在朋友圈宣告,“少说话,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文明你我他,幸福中国年”。网上已推出不少“攻略”,像“春节如何逃出亲戚盘问”,“春节回家,‘求生指南’了解一下”,“教你一招,避开亲戚盘问现场”等等,不一而足。还有一些精明的人从春节焦虑中看到了生意,据芝麻信用方面透露,租赁期在春节长假的信用租订单同比增长超过了100%,有些租物平台的订单甚至暴增200%以上,租名牌、租车回家过年成了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春节,本来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与家人团聚的日子,然而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它却令人“又爱又恨”。种种焦虑背后,实际上是代际之间的冲突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我们的父辈,青春在艰苦磨砺中走过,他们希望下一代能过上稳定的生活。工作稳定、薪水可期、结婚生子,父辈们的追求大多不外这些。虽然有些功利和现实,却是他们的良好心愿。对年轻一代来说,一方面,他们更追求自我,追求品质生活,一成不变、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恰恰是他们所排斥的,很多人都有一颗想去“闯荡”的心,这和父辈们的观念存在分歧;另一方面,受制于现实条件,工作、房子等经济负担已经让他们压力山大,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拼的他们可能一时还无法完全满足父母们的期望,春节回家过年时更不愿提及。
除了年龄上的代沟,还有文化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城乡文化之间的差异。小城镇和乡村往往是熟人社会,亲戚之间、邻里之间的距离感并不明显,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他们往往津津乐道,并热情传播。而在大城市的生活中,人们的社会交往重视保持距离和分寸,即便很熟识的朋友,都不会贸然盘问可能让人感到窘迫的问题。如果年轻人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方式,重视个人独立空间、个人隐私,当他们再回到小城镇和乡村时,面对事无巨细的盘问,难免会产生窘迫感以及不适感。另外,乡村这种紧密的人际关系,很容易蜕化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炫耀、攀比、虚荣,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买不买房、开不开车等都能成为亲戚朋友间的谈资。这也是现在一些年轻人要租车、租名牌回家的原因,其中夹杂了许多现实的无奈。
其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在亲戚朋友间的联系已比较紧密,通过聊天或刷朋友圈,已经能对各自的生活了解一二。代际之间的差异和文化之间的冲突,恐怕更多地还要靠社会的持续发展来弥合。在春节这个难得团聚的日子里,彼此的交流还是应该少些套路,多些真诚,少些隐私打探,多些嘘寒问暖,共同过一个欢乐中国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马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