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环境不断变化,地方政府之间原有的竞争模式现已难以为继。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抓手”,这也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所在。
春节假期一过,上海、黑龙江、成都等地纷纷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的会议,并出台重磅政策打造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另外一些地区也从政务环境、办事效率等方面召开会议作出部署,或者出台相关文件。(2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各地政府主动作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回顾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从某种角度来说,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种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关系调动了地方政府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也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以往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给予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土地优惠、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以“政策洼地”来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增长。这一竞争模式虽然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需要,但久而久之,则会对构建公平统一的市场机制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环境不断变化,地方政府之间原有的竞争模式现已难以为继。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抓手”,这也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所在。优化营商环境,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要有实打实的举措,特别是在企业开办、具体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税费缴纳、各项资质许可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出台的政策也要符合市场竞争原则,符合法治要求。如果这些方面有一项缺失或者落实不到位,很多企业就会“用脚投票”,选择到营商环境更好的地方去投资兴业。
上海、成都等地的做法,正是“走了一步好棋”。比如,上海提出实现政府部门公共数据100%归集、按需100%共享;2019年,总税率及社会缴费降低到65%左右,纳税时间减少到130小时;开办企业环节由4个减少到3个,办理时间由9天减少到3-5天……再比如,成都提出到2019年底,所有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提高至95%以上,办理时限压缩30%以上……毋庸置疑,这些举措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办事效率,这对于我国整个营商环境的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营商环境,既存在于国内改革的语境中,也立足于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是一项没有休止符的系统性工程。更多的地方政府将紧跟先行先试地区,出台相应举措,用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这也将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竞争局面,推动全国的营商环境整体改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注册税务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