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解决困扰上班族的难题需具备“药方”,更需及时“服用”。当然,大城市的通勤难题成因复杂,事关多方,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得以解决的,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多元共治提升城市管理和现代化发展水平。
上周,有媒体对1966名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3%的受访大城市青年上班族被通勤不便的问题所困扰,交通拥堵、耗时长和距离远是受访青年面临的三大通勤难题。(2月14日《中国青年报》)
说起来,上班族在一些大城市所面临的通勤难题,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而是一个存在多年的老问题,且城市越大通勤问题越多。此前有报告显示,排名第一的北京,平均通勤路程13.2公里,平均用时56分钟,排在第十的武汉,平均通勤路程也达8.2公里,平均用时43分钟。
虽然经历通勤问题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发达国家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难题,正陆续出现在我国,但一个城市如果通行不畅,就像一个人的血管堵塞,会让人产生压力和焦虑情绪,成为挤占人们生活时间、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人就变得焦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为紧张,更容易在社会之中传递负面情绪。因此,通勤难题不应被继续“搁浅”,而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纾解。
那么此类问题如何纾解?其实,要改善通勤问题,可以先从提高通勤舒适度方面着手,从公司层面来说,可以为员工提供租房补贴,让员工居住到离单位较近的地方,制定员工错峰上下班制度。从政府层面来讲,可以制定更科学的城市建设规划,并推进职住平衡等举措。
一朝一夕,上班回家,通勤是大城市有规律的“潮汐”,也是城市上班族每天的固定行程。一直以来,通勤问题往往被视为交通拥堵问题的“次生问题”,交通部门也在积极应对,努力化解拥堵难题,但事实证明,单从交通拥堵层面解决通勤难题是片面的,更需统筹考量多方原因,合理安排,尽早规划,并付诸实际行动。
解决困扰上班族的难题需具备“药方”,更需及时“服用”。当然,大城市的通勤难题成因复杂,事关多方,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得以解决的,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多元共治提升城市管理和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城市化发展的“阵痛”阶段,只要我们增强“难题意识”,及时排除“难题”,通勤问题就能得到不同程度地纾解,从而提升上班族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