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日报评论 >> 正文

“都市圈”时代来临:要素自由流动才更有生命力

http://www.newdu.com 2019/2/27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马璐认为,流动的水更有生命力,流动的中国更具发展活力。绝大部分城市放开落户限制、人财物等要素有序流动……一项项改革推进,一个个阻碍消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们将在流动中实现理想抱负,也将在流动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

  这份意见的提出,预示着中国城镇化全面进入了“都市圈时代”。居住在现代化的都市圈,会有怎样的体验?按照《意见》的规划:市场统一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将更加方便。

  一直以来,人们调侃“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容不下灵魂”。每隔一段时间,“逃离北上广”就会成为热门话题,一线城市的高房价、落户难等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小城镇的工资低、产业弱等又让很多人不愿返乡。这背后,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而随着现代都市圈的崛起,局域发展的协同性更加凸显,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特别是当绝大部分城市放开了落户限制,人们不必再一股脑儿涌到北上广,充当“漂一代”,在二三线城市也能找到“诗和远方”。事实上,自2017年起,一些城市便已纷纷出台政策吸引人才落户,今年春节刚过,就有西安、南京、深圳等地再次降低落户门槛,“抢人大战”不断升级。与之相对应的是,2017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自建国以来首次出现“双降”,上海的常住人口在2015年年末已首次出现“负增长”。从专注于一线城市到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人才的回流,一方面能促进都市圈建设,另一方面也有益于缓解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大城市病”。无论对于城市建设还是个人发展,这都是一种有益的理性选择。

  现实中,很多人离开大城市后,大概率会选择在城镇或城郊居住,很少再回到原来的乡村。而人口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向经济更发达、收入水平更高、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地区流动,是大势所趋。如果交通、教育、医疗、政府服务等配套齐全,生活在城郊一样很方便。届时,城市将呈现“多中心化”的发展形态,人口承载能力、人才吸引力也会更强。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发展会从单一增长极引领转向以城市群和经济带推动为主。比如美国,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传统的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等进一步拓展的同时,产业和人口逐渐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转移。与国际发展经验类似,以城市群建设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在国内也正迅速展开。到2017年底,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分别以2.2%、0.6%和2.3%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19.2%、12.4%、9.7%的经济总量和11%、5%和8%的人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未来中国将会有15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还有15个左右较强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最终至少能形成30个左右的“都市圈”。每个城市相互联系,每个都市圈相互协调,将不断推动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形成更加合理的发展格局。

  流动的水更有生命力,流动的中国更具发展活力。按照《意见》规划,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将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将更加成熟。绝大部分城市放开落户限制、人财物等要素有序流动……一项项改革推进,一个个阻碍消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们将在流动中实现理想抱负,也将在流动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马璐>)
  

  经济日报-

Tags:“都市圈”时代来临:要素自由流动才更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