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日报评论 >> 正文

储殷:别着急否定“996” 奋斗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http://www.newdu.com 2019/4/16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储殷认为,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喘气,且不说能拿着高薪的“996”们了,还有很多的人在为使命感和责任感无偿付出。基层的警察、士兵、公务员、乡镇干部等人群,他们的工作时间何止是“996”呢?正因为这些群体的工作力量来源于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使得他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近段时间以来,“996工作制”成为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话题。尽管从劳动者保护的角度而言,“996”具有相当大的争议,但坦率来说,在中国的多数颇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里,都普遍存在着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就连很多人认为工作比较轻松的公务员,加班也是常态,也许没有“996”那么残酷,但不能按时下班的人恐怕也不是少数。在今天的中国,要说不加班,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

  因为竞争强、压力大。我们国家用30年时间走了别人接近200年的发展历程,以空前的速度创造了空前的财富,可想而知这背后惊人的付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是靠劳动力价格的相对优势来作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力,不加班怎么行?我们到希腊、法国、意大利这样的发达国家去,看到满街都是悠哉悠哉的闲人、懒人,在过去,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还并不激烈,他们可以躺着把钱挣了。但是,今天哪里能有这样的好事?要和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展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不玩儿命怎么行?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享受到了最快的经济增长,就要承担最大的工作压力。这样的事实可能并不让人感到愉快,但其实很公平。

  这个逻辑放在个人身上也同样适用。有的人希望工作轻松一点,那就选择相对稳定的工作单位,作为代价,挣得钱就会少一点儿。有的人希望快速改善经济处境,那就去选择压力更大、强度更大但是回报更高的工作。是否“996”并不是一个简单地可以全部肯定或者全部否定的问题,因为每个公司、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完全忽视个体差异,空谈理想状态,是没有意义的。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如果一个企业实行“996”工作制,能给员工相应的回报吗?说实话,很多优秀的企业是有这个底气的。这些企业的工作强度确实很大,但在招聘的时候也很火爆,这正是就业者用脚投票的结果。中国的年轻人有不怕吃苦的拼搏,也有敢拿青春赌明天的勇气。

  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真正抱怨“996”的年轻人,并不是懒,而是他们的公司没有给他们配得上“996”的回报。干了十几年,身体出状况,或者家人生大病耽误了工作,二话不说就被裁员了,谁会不心寒呢?又或者在周末的早上,啥事儿没有,一定要员工去办公室碰个面,假装很忙,谁能不吐槽呢?

  因此,问题不是“996”是否可取,而是员工的付出是否得到了回报——这个回报是否符合员工对自己付出的预期。这是一个相对满意度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善恶对错问题。

  说句实在话,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喘气,且不说能拿着高薪的“996”们了,还有很多的人在为使命感和责任感无偿付出。记得在这场关于“996”的大讨论中曾有人提到,基层的警察、士兵、公务员、乡镇干部等人群,他们的工作时间何止是“996”呢?正因为这些群体的工作力量来源于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使得他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属于我们这个国家的奋斗时代才刚刚开始,别着急批评那些拼命的人。有人愿意歇着,佛系一点,无可厚非,也有人愿意付出更多,愿意为目标而不惜一切地奋斗和追求。(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储殷)


  经济日报-

Tags:储殷:别着急否定“996”,奋斗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