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屠光绍 等: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20/5/6 爱思想 屠光绍课… 参加讨论

    
    
    目前,新冠疫情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蔓延态势。从新冠疫情表现的危害性看,疫情的全球蔓延以至进一步恶化将造成严重的经济冲击和社会影响。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后对国内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影响的分析已经见诸各种媒体,而本研究课题着重从疫情国际蔓延的角度,基于已经并可能进一步扩散的国家或地区,以及各地疫情程度的分析和预测,估计了全球和各国经济受影响的程度,据此来分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层面,考虑到疫情对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影响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差别,我们假设了三种疫情影响强度,并结合扩散区域的可能性,建立了三种情景。在乐观情景下,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2.5%,比2019年下降0.4个百分点;在中性情景下,全球GDP增速下降为2%;在悲观情景下,全球GDP增速为1.2%。
    从行业角度来看,疫情蔓延对全球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将造成直接冲击;对产业链全球化的制药、半导体、汽车制造等行业以及强顺周期的能源行业将造成较大影响。结合全球产业分工的现状,我们定性分析了不同产业链受国际疫情影响的程度差异。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机电、半导体、运输设备、化工以及矿物燃料等方面的供应受影响较大。若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蔓延,将从生产资料供应、资本供给和最终消费需求三个方面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极大的冲击。
    从对金融市场影响来看,疫情全球爆发后的第一周(2020年2月24日—2月28日),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可以概括为美元和日元涨,股市和黄金跌。虽然类似的组合波动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也发生过,但目前看来,由于各国央行都采取了相应的积极行动,市场并不会出现类似2008年那样的大规模流动性危机。
    全球疫情的蔓延加大了中国经济企稳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从对经济增速的影响看,比照08年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的国际扩散将冲击出口增速,从而拖累我国GDP增速下降1.0(乐观)、1.9(中性)或3.0(悲观)个百分点。如果日韩疫情严重,我国在机电产品、化学制品(尤其是新材料)等领域将受到供应端影响,产业链的延伸可能冲击国内中下游半导体产业、汽车制造业。若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蔓延,将对我国的机电、运输、化工、家具玩具、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纺织品等行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普遍性影响。
    全球疫情蔓延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短期波动,但也有正面效应。尽管本次疫情加强了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但中美股市的弱相关性意味着资产配置动机将吸引外资流入。在债券市场,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行业、汽车制造和化工行业信用债风险。疫情扩散后,由于避险原因,人民币汇率反而走高。未来人民币的走势将取决于经济恢复状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中美贸易博弈的发展。
    国际疫情蔓延给我国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全球疫情蔓延使得我国将面临来华人员带来输入病例的风险,这将延迟我国防疫结束时间。全球疫情将造成海外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但由于我国已基本控制疫情,在国际抗疫中,我国将获得更多机遇,包括降低国际产业链从中国转移的压力、满足增加的抗疫物资需求等。全球疫情为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对抗逆全球化提供了机会。
    为应对风险和抓住机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防范疫情输入性风险的准备;
    (2)采用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是要注意刺激力度适当、结构合理;
    (3)对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影响较大的行业进行精准支持,鼓励信息科技等行业帮助海外国家抗击疫情,为疫情结束后向国际市场拓展提供铺垫;
    (4)积极应对疫情全球蔓延对产业链的负面影响,同时布局完善国内产业链;
    (5)扩大金融改革开放,满足海外资金在疫情蔓延下的避险需求,在国际疫情防控合作中发挥人民币支付结算功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开放步伐;
    (6)承担大国担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对逆全球化影响。
    一、全球疫情发展状况和趋势
    本次新冠疫情最早在我国武汉爆发,疫情的高重症率和高死亡率造成了较强的危害性。1月23日起我国共31个省市宣布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月22起一些启动一级响应的省市开始调整响应级别为二级。目前疫情在我国(除湖北外)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2月20日以来,中国以外地区新冠疫情初现蔓延态势。3月初,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疫情;欧盟各国和美国也发现多起病例,而且有大概率发生疫情。从我国疫情的情况看,一旦疫情蔓延,将严重影响当地的居民生活和经济活动。
    在估计疫情国际影响的情景分析中,我们考虑了两个维度,即疫情影响的经济体以及疫情的严重程度(对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影响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差别)。下面假设了疫情全球扩散的三种情景 :
    乐观情景:疫情局限于中国、韩国、日本以及目前疫情有爆发趋势的欧盟和美国,除中国以外,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影响仅局限于服务业,但持续时间较短。
    中性情景:疫情持续时间增加,对主要经济体的冲击从服务业扩大到制造业。
    悲观情景:疫情在全球扩散,且对经济的冲击时间持续时间达到3个月。
    二、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
    (一)主要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
    基于生产法对三种不同情景下2020年全球及主要经济体GDP增速预测如下:
    (二)对全球产业的影响
    地区产业优势的差异,造成不同疫区对全球不同产业的影响差异。
    1、全球产业对疫情重点地区的依赖度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重要枢纽,生产停滞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巨大。据日本经济新闻的分析,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每减少100亿美元,海外整体影响约达67亿美元。
    受日本进出口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美国、东盟、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若日本的疫情进一步加重,预计将对机电、半导体等制造业的基础原料供应造成较大影响。
    受韩国进出口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美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若韩国的疫情进一步加重,预计将对全球机电、运输设备等行业造成一定影响。
    受意大利进出口影响较大的有欧盟、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若意大利的疫情进一步加重,预计将对机电、化工、运输设备等行业造成一定影响。
    若伊朗的疫情进一步加重,预计将对矿物燃料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2、疫情对全球产业的主要影响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将对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造成直接冲击;对产业链全球化的制药、半导体、汽车制造等行业以及强烈顺周期的能源行业造成较大影响。
    3、疫情若进一步向欧盟、美国等经济体蔓延对全球产业的影响
    与欧盟贸易联系较为紧密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美国、加拿大、中国、日本等。
    美国对全球出口中,机电产品、运输设备、矿产品、化工产品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是主要出口商品。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矿产品是美国的前三大类进口商品。美国出口较多的是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较多的是资本品、消费品和中间品。
    欧盟和美国中间品进出口份额较大,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突出,对初级产品的加工和最终产品的形成均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是重要的资本品流入和输出国,对国际资本的流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欧盟和美国是重要的消费品市场。若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蔓延,将从生产资料供应、资本供给和最终消费市场三个方面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极大的冲击。
    (三)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疫情全球爆发后的第一周(2月24日—2月28日),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可以概括为美债和日元涨,股市和黄金跌。虽然类似的组合波动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也发生过,但目前看来,由于各国央行都采取了相应的积极行动,市场并不会出现类似2008年那样大规模的流动性危机。
    1、对全球股市的影响
    从历史数据看,重大疫情与股票市场的长期表现之间并没有很强的因果关系。股票市场的长期表现取决于经济体的内在发展逻辑,而周期性的疫情对市场的影响一般都是暂时的。短期内,国际股票市场的表现为:
    1)全球股市短期大幅下跌,相关性迅速提升,传染效应强
    2)美股上涨预期下调和各个市场的估值差异将推动资产组合的再平衡。
    3)从各个市场的PE值看,上证综指在估值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对全球债券市场的影响
    
    
     (1)疫情带来的宽松政策和避险情绪使得国债收益率在全球范围内大幅下降。
    (2)部分地区债券违约风险上升。由于意大利的债务问题较为严重,疫情有可能加剧意大利债务危机风险,而危机爆发有可能牵涉到欧盟多个国家,形成区域性债务危机。
    (3)全球债券资产有再平衡需求
    1)流动性泛滥将使得利率失去风险反映能力
    2)缺乏利率的风险警示作用,风险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爆发会造成更广泛的负面影响。
    3)在疫情全球蔓延、全球低利率的大环境下,中国债券的相对高收益率和安全性对海外资金具有一定吸引力。
    3、对全球外汇市场的影响
    若疫情在全球爆发,不同国家的汇率变动将取决于其受影响的程度,根据前文估计,日本和韩国的疫情较欧盟和美国情况更为严重;短期内汇率的波动率将有所提高。
    4、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在疫情带来的需求放缓以及各国央行加大刺激的双重作用下,未来经济是持续通缩还是由通缩转向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率因此上升。
    三、疫情的全球演变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
    (一)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疫情全球蔓延大概率会造成全球经济增速下降。外部需求下滑将对中国经济形成负面影响。
    新冠疫情目前比较严重的经济体在我国总出口中的占比都较大。根据估算,乐观情景下2020年全年我国出口增速将下降5.5个百分点,中性情景下降低10.9个百分点,悲观下降低17.5个百分点。2019年我国出口占GDP的比例为17.4%,从这个角度估算可以得出,三种情境下出口增速下滑将拖累我国GDP增速下降1.0(乐观)、1.9(中性)或3.0(悲观)个百分点。
    (二)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我们基于中国和疫情重点地区的经济联系,分析疫情的全球扩散对国内各主要产业的影响和前瞻性布局机会。
    1、中国产业对疫情重点地区的依赖度
    从中国与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等疫情重点地区的经贸联系来看,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双边贸易额均在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与意大利和伊朗的贸易额则较小。因此,从产业依赖度来看,日本、韩国的疫情发展状况将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
    日韩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密主要体现在:
    1)中国是日本和韩国的第一大进口国;
    2)日韩是主要的中间品出口国,中国对日韩中间商品的依赖度较高;
    3)从产业链的角度,日韩与中国在贸易领域上中下游互相依托,是国内产业链不可忽视的一环。
    若疫情在当地进一步升级,日韩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企业停工、物流停运、出口减少将直接冲击我国上中下游的供应端。
    2、对中国各产业的主要影响
    在此重点阐述日韩疫情风险快速上升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输入性影响。
    从我国自日本进口的依赖度来看,排名前三的为机械、电气设备和化学制品。对向日本出口的依赖度来看,排名前三的为电气设备、机械和制成品。
    我国在机电产品(尤其是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化学制品(尤其是新材料)等领域对日韩敞口较大,产业链的延伸可能冲击国内中下游半导体产业、汽车制造业。
    3、疫情若进一步向欧盟、美国等经济体蔓延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2018年,中美间的双边贸易额为6598亿美元,且中国保持了较大的贸易顺差。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运输设备、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和医疗设备。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18年对中国出口分别为276.8亿美元、270.4亿美元、123.5亿美元和98.4亿美元,占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3.0%、22.5%、10.3%和8.2%。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2018年进口2685.4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9.8%,比上年增长4.7%。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分别居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2018年进口额分别为649.3亿美元、405.0亿美元和282.0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2.0%、7.5%和5.2%,比上年增长7.3%、3.9%和10.9%。
    2018年,中欧间的双边贸易额为6039亿美元,且中国保持了较大的贸易顺差。中国从欧盟进口的产品主要为工业制成品,包括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等。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产品主要为工业制成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家具玩具和化工产品等。
    因此,若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蔓延,将对我国的机电、运输、化工、家具玩具、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纺织品等行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普遍性影响。
    (三)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疫情对国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有:
    1、股市
    (1)市场联动性对中国股市带来的影响
    首先,从短期相关性看,本次疫情对股市造成的市场联动效应显著。
    其次,从长期看,A股和其它地区的股票相关性并不高,本次疫情带来的相关性的提升会在未来一段时间下降。
    最后,中美两国股市的弱相关性有利于资产多样化配置。在美股及其它股市收益预期不确定性因素提高的情况下,中国股市有望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2)产业链受损带来的实体风险如何影响中国股市
    1)产业链受损行业表现
    由于疫情重点国家日本、韩国、意大利和伊朗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疫情在上述国家的爆发将对我国新材料行业、汽车制造业、半导体行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若疫情进一步向欧盟、美国等经济体蔓延,将对我国的机电、运输、化工、家具玩具、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纺织品等行业造成普遍性的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股价和大盘整体表现差异不大。
    2)实体经济受损与股市长期发展
    由于各国央行持续的宽松政策,未来股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将进一步变弱。这种差异在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前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
    (3)外资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疫情期间外资资金流量的波动和股票走势具有一定相关性,外资净流入量对A股有一定预测作用。
    2)外资更倾向于波段操作,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这种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法,对缓解市场的波动起到积极作用。
    3) 外资倾向于买入所在地区的核心资产,突显价值投资的本质。
    2、债券市场
    (1)在与疫情相关的产业领域,信用债市场风险总体可控
    (2)外资或将增加对我国债券资产的配置
    3、人民币汇率
    (1)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分析
    长期因素不会在短期内导致人民币的大幅波动,短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主要由市场预期决定。目前带来升值预期和贬值预期的因素都存在。前者包括中美贸易协定的达成、中美利差的增加以及人民币避险功能的增加;后者包括财政赤字预期的增加。
    (2)疫情影响下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2月3日人民币汇率(离岸即期)曾贬值到7.0132,之后汇率走势并没有进一步恶化。在疫情全球扩散后由于避险原因出现升值。
    未来人民币的走势将取决于经济恢复状况、货币政策(中美利差)和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的实施情况、以及中美贸易博弈的发展。
    (四)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
    根据我们的评估,新冠疫情对国际金融中心评估中的大部分指标不会造成直接影响。部分金融产业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保险和金融科技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机。此外,新冠疫情也给上海六大中心的建设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尤其是金融科技中心、国际保险中心和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
    当疫情在全球爆发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从以下方面受到正面影响。
        
    
    
    (1)上海因风险防范得当,城市品牌和声誉将大幅提升。
    (2)外资将加大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人民币国际化有望进一步推进。
    (3)有利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4)有助于金融科技产业(移动支付、非接触支付、网络银行等)的对外输出。
    四、新冠疫情全球扩散下中国面临的风险、挑战和机遇
    全球疫情蔓延无疑增加了我国防疫难度和恢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了更多风险;但另一方面,疫情蔓延带来的国际防疫需求和国际产业调整也为我国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我们就防疫、恢复经济增长、减少产业冲击、改善我国发展国际环境、促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几方面进行一些分析。
    (一) 防疫的挑战
    1、全球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非常高
    目前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美国都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疫情;日韩距离中国最近,给中国带来的输入性风险相对是最大的;欧盟内部人员往来密切,受意大利疫情影响的可能性非常高;由于疫情初期检测范围较小,美国公布的病例较少,实际上存在较高的社区传染风险;伊朗医疗物资和设施不足,如果没有国际援助难以遏制扩散的趋势。
    2、国际疫情爆发下,我国将面临新的防疫压力
    若国际疫情变得严重,我国将面临大量侨民和海外工作留学人员归国避险的压力,带来二次疫情输入的风险。疫区归国人潮的隔离安置和管理对我国防疫是一个严重挑战,将延迟我国防疫结束时间,增加防疫难度。
    (二) 经济保增长和优化结构双重挑战
    1、海外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了我国经济恢复的风险
    2月份大幅下滑的PMI指数表明,疫情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全球疫情蔓延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海外需求的萎缩,对我国出口行业形成二次冲击。
    2、经济保增长与结构优化需兼顾
    全球疫情蔓延将延长我国经济承受下行压力的时间。在内外疫情双重压力下,采取经济刺激手段必不可免。但是在刺激力度要合适、结构要合理,避免大水漫灌式的经济刺激措施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战略的损害是我国在保增长中面临的挑战。我国近几年采取的主动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一些成效,正在逐步改变经济增长对于房地产和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依赖,并为之付出了成本。恢复经济发展的扶持措施应顺势而为,注重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的改良,避免为短期增长指标而牺牲实施长期战略所取得的成果。
    3、兼顾结构优化与保障就业、保障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
    在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兼顾就业和保障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关注民生需求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维护社会稳定。
    4、主要经济体采取的一些经济刺激政策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操作空间
    为应对疫情,一些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了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包括美联储一次性50个基点的降息。这为我国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三) 行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1、行业受疫情影响有差别,需要有针对性的支持
    疫情下不同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同。比如疫情对旅游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影响较大,影响时间也较长,问题主要在需求减少方面;有些行业复工面临的是人力资源问题,有些行业面临的是原材料问题;有些行业集中度高,抗风险能力高,有些行业集中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在支持行业恢复时需要有针对性,切实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
    2、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也为加快行业的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产能提供了契机
    国际防疫需求为一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除防疫用品、医疗产品、药品行业外,我国信息行业在防疫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一个亮点。
    3、疫情下产生了一些新兴服务的需求
    本次疫情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服务需求,比如电商服务需求的增加和商品范围的扩大、在线教育的需求、远程办公的支持、防疫信息提供等。这些需求为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 我国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机遇
    1、疫情造成的我国产业链停顿使得各国重新审视自身产业链的风险,我国一些优势产业面临全球产业链调整的压力。
    2、我国一些产业链高度依赖日本、韩国的供应链,而目前韩国已经爆发严重疫情,日本疫情爆发风险也非常高。日韩美的疫情有可能通过产业链影响我国部分产业复产。
    3、疫情蔓延,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国际大型企业可能推迟调整供应链。尤其在我国成功控制疫情的情况下,在华保留相当比例的供应链有益于降低其全球供应链风险。
    4、疫情蔓延也会造成一些疫情重点地区的产业链向疫情已经受到控制地区转移,这为我国产业链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
    (五) 疫情国际扩散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和带来的机遇
    1、在我国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可能有避险资金的涌入,避险资金的短期性将加大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
    2、A股将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有助于A股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3、中国债券作为一种安全资产将得到更多国际认可,外资加大配置有助于我国债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4、全球疫情蔓延将推动人民币避险需求,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多的机遇。
    (六) 逆全球化风险与推进全球化机遇
    1、疫情暴露的产业链全球化风险可能带来产业链长期逆全球化的风险。
    2、全球疫情蔓延对全球产业链短期的调整带来了困难,短期内缓解了产业链逆全球化的压力。中国要抓住这个短期的机遇让全球供应链更安全可靠。
    3、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是资本的逐利性,而逆全球化的推动力量更多是政治因素。在全球共同面对疫情的情况下,一些民粹的思维或许会让位于抗疫和恢复经济的需求,资本的力量也更容易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4、本次疫情控制提供了我国向国际社会展示国内治理水平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
    5、如果中国能积极迅速恢复国际供应链,可以表现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负责任态度,降低各国对于中国优势产业链聚集的担忧。
    6、疫情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是对逆全球化的民粹思潮的有力回击。
    五、应对措施
    (一) 做好防范疫情输入性风险的准备工作
    1、做好疫情重点地区的来华人员的防疫准备工作,包括应对方案、检测流程、信息处理、场所和物资准备、应急预案等。
    2、加强国际疫情信息互通和研究合作,共抗疫情。
    3、保证物流畅通,完善战“疫”物资战略储备,克服市场失灵。
    (二)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并适度放松,监管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灵活性,长期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应该更偏重激励居民消费和减少税费,而不仅是投资推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支出结构,更多转向教育、医疗、养老以及新型基建领域。
    2、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并适度放松,密切关注滞涨风险,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3、保持监管政策连续性和灵活性,避免因为抗击疫情的相对短期需求,对长期政策带来扭曲。例如,需要防止短期刺激政策对“房住不炒”的基本国策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
    (三) 行业发展措施
    1、对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冲击较大、行业内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行业(例如旅游服务、交通运输行业)提供定向扶持。
    2、支持创新企业发展,支持我国信息服务企业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扩大服务输出。
    (四) 采取更加积极措施应对疫情国际扩散对产业链的影响
    1、保障对国际产业链有重大影响的行业的复工复产,减少我国对国际产业链影响,提升产业上下游信任度和可靠性。
    
    
    2、向国际社会承诺,保障一些关系全球安全的产品供应链稳定,并对防疫物资生产提供额外的支持。
    3、积极支持日本和韩国的抗疫,减少两国疫情对我国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
    4、加强自主供应链配套,推动优势产业的聚集和推广,促进中西部地区对东、南部制造业的承接。
    (五) 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针对股债汇三个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点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恐慌情形下对市场的过度干扰,确保市场稳定运行。
    2、积极吸引境外避险资金入市,并通过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国际金融机构长期留在中国。
    3、在帮助全球各国抗击疫情过程当中,让人民币发挥更大的支付结算作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4、以海外疫情蔓延为契机和风险场景,推动政府与金融机构、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六)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对逆全球化影响
    1、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坚持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的理念,加强国际交流,充分利用我国在抗疫中的获得的经验援助疫情重点地区抗疫。
    2、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抗疫提供产能支持和价格合理的物资供应。
    3、鼓励我国驻外公司与机构积极参与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4、积极推广我国抗疫中开发的信息管理工具,帮助海外国家抗疫的同时,助力信息服务业的国际化。
    5、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平台和渠道,加强国与国之间民众交流,增进中国和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互信。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领衔课题组撰写,课题组成员包括张春、董昕皓、胡浩、蒋一乐、李峰、王江、吴婷、严弘、仲文娜、朱宏晖。

Tags:屠光绍,等,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