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英:
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制造业粗放成长,至少有两种现象值得反思:一是山寨横行、假货遍地,这固然与我国制造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但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或者说权责错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二是出口产品往往比内销产品的质量好,这一点更能说明,我们不是没有制造好产品的能力,之所以造不出,是因为国内的市场环境太差、标准执行不力、诚信缺失严重。
范剑平:
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有最佳时间窗口期,东北过去十年年轻人大量外流,技术人才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水平比沿海地区高出不少,新兴产业人才缺乏,全国都处在技术创新与老龄化赛跑阶段,得创新人才者得未来。
王庆:
隐性刚兑被逐步打破,短期市场可能会多一些动荡,长期看,则有助于资本市场更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功能,助力中国经济转型。
余丰慧:
中国的服务业需求非常大,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但服务业却相对落后,非常不发达,吸纳就业岗位有限,对经济的潜在贡献有待挖掘。只要能够将服务业潜力挖出来,一能解决就业问题即制造业去产能带来的失业问题,二能解决经济增速下滑问题,即补上制造业去产能导致的经济增速下滑问题。
屈宏斌:
通过房地产投资稳经济短期有效,但这是下策,为企业减税费,清除民营投资的弹簧门旋转门,补民生工程的短板才是上策。把地铁修到市民公交出行率到70%的水平,把地下管网改善到遇到暴雨不死人的水平,大力投资水污染雾霾治理,为这些百年工程增加些政府债务不可怕。
郑风田:
我国养猪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品质、低安全、低价格。从全国来看,我国的优质安全健康的猪肉还太少。目前猪肉产业链是一个半截子的产业链,产销不对接。未来猪产业必须要进行产业链重塑,要转型升级,要成为完整的产业链。养猪户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业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打自己的牌子,要进行专卖连锁经营。用差异化、品牌化、全产业链等多种形式来破除目前陷入单一追求猪粮比、低投入高产出的养猪怪圈,从而彻底破解猪周期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