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6月15日起,包括肉夹馍、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biangbiang面、蓝田荞面饸饹在内的5种西安地方小吃将有统一的地方标准。5月25日,西安市质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标准的详细内容。同时强调该标准只是地方推荐标准,对小吃只有引导作用而无决定作用,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西安小吃的整体品牌。(5月26日《西安日报》)
官方推小吃标准有角色错位之嫌
龙敏飞
有一个常识不容忽视,那就是地方小吃的标准,自有行业协会来定论,至于小吃的味道,也有市场的调节。当然,地方政府扶持和鼓励地方产业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种扶持与鼓励,应该是在卫生、安全等方面做好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而不是在“怎么制作小吃”上下功夫。后者,是厨师的工作;前者,才是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能。
此外,当地有关部门也表示,“此次西安5项传统小吃制作技术规范均为推荐性,而非强制性,对小吃只有引导作用而无决定作用”。虽然说这样的标准没有强制性,但这也难掩相关部门“职责越轨”的嫌疑。也就是说,质监局推出“小吃标准”,就是一种角色错位,有“闲得慌管得宽”的嫌疑。
作为一个行业,任何一种小吃,都有其发展与流传下来的逻辑。在历史的洪流中,能被传承下来的小吃,肯定是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若是味道不好,配料不足,必然会在市场的拼杀中败下阵来。如今,地方政府部门热闹地推出“官方版小吃标准”,显然是“操错了心”。
小吃标准是助推器不是绊脚
张枫逸
应该看到,小吃标准不是绊脚石,而是推动传统饮食发展的助推器。对于消费者来说,扬州炒饭、肉夹馍等小吃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有助于消费者对这些传统美食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感兴趣的家庭“煮妇”,还可到质监部门的网站下载,跟着标准做出同样地道的小吃。同时,标准具体到“米饭晶莹透亮”、“至少三个蛋”这样的细节,也能避免市场上个别店家为盈利缺斤短两或食品质量不过关等有损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对于小吃行业来说,标准的出台有利于企业标准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过去,小吃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老字号”往往被视为正宗,但他们的制作工艺都是独门秘籍,不为外人道。如今,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这些“老字号”餐饮企业牵头制订小吃标准,将几十年上百年积累的经验,无私地拿出来分享,可以帮助更多企业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提升整体品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唯有解决了标准化,保证了口感和质量,我们的小吃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像韩国泡菜一样走出去,成为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