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刷单如今已是电商行业不少卖家遵循的“潜规则”,一些网店的好评和高销量靠“刷单工厂”完成,而这类“刷单工厂”人数少则几十数百、多则数千人,他们隐身于各大电商平台,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在刷单形成的虚拟数据背后,消费者收获的是屡禁不绝的假货和糟糕的购物体验。
对此,网民表示,很多商家真实的生意做不了那么多,就要靠这些虚假刷单来完成。诚信的缺失将最终损害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亟须完善监管手段,建立电商评价体系。一方面要防止这种虚假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要完善电商评价体系,实施有效的精准监管。
刷单暴露立法滞后
对这种罔顾信义的行为,有网民说,如今刷单已经是电商行业的“潜规则”,早已见怪不怪。网民“olivia时光小偷”感叹说:“几乎没有不刷单的网购平台!”
网民“Panthonsell”则表示,“依靠刷单,商家让利,百姓买假,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不过,也有网民认为,从广告意义上来说,刷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网民“小福子木马”说:“刷单不代表东西不好,只是想让更多人的看到购买,商家也是无奈,排名不靠前就没人能看到。”
网民“房清江”指出,网商经营与电商平台管理立法滞后,监管无法有效介入。目前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针对网络商品经营与网络平台的专门法律,来规范商家与平台的行为、责任。
重塑电商评价体系
早在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在《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刷单”等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工商部门可以对商家进行查处。各电商平台也相继开展了针对“刷单”的打击行动。
网民“吴左琼”建议,加大对平台和商家的监督和处罚力度,提高失信经营的违法成本,对可疑店铺及时查封,并加入黑名单。
不过,有网民表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塑电商评价体系,实施有效的精准监管,净化电商发展环境。对此,网民“禹海君”建议,一者,要完善对电商卖家的信用评价,对于存在刷单现象的卖家果断清退封号;二者,必须让评价更多元,既包括评价对象,也包括参与人群,比如引入第三方权威评价。毋庸置疑,电商诚信体系的完善有待出台更加有效的监管措施。
(记者 曾德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