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网言众议 >> 正文

消费者因给“差评”被店主砍伤 饿了么是否应担责?

http://www.newdu.com 2016/7/15 西安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主持人:近日,有济南网友爆料,6月23日曾使用“饿了么”软件订餐,因为商家送货延误给出差评,两天后被店主砍伤。“事后饿了么公司对商家进行了处罚,关闭了其网上支付功能,但是用户可以选择货到付款,而该功能关闭一周之后又开了。”用户指责饿了么公司不作为。对此,饿了么公司发布声明称,一直密切关注此事,案件性质为打架斗殴,微博上用户“饿了么为商家撑腰”等言论不实。

  毛建国(江苏 媒体人):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大致说明商家可能已经患上了“差评恐惧症”。有人可能会说,商家这也是没办法,一旦被打上了差评,则会影响到销售。可这种全是好评没有差评,符合消费事实吗?一款产品再好,也不可能打动所有人。只要是从真实的消费体验出发,无论打好评还是打差评,都可谓再正常不过。商家即便在意,也应该通过向平台申诉解决,为什么要把矛盾集中在消费者身上,甚至导致一些恶性事件发生呢?

  主持人:作为网络订餐平台的饿了么公司,是否也应为此事承担责任?

  然玉(四川 媒体人):整个案件的始作俑者固然是店家老板,但平台方很难说全无责任。此事的导火线,乃是由于买家给差评、爆粗口,继而招致商户依照订餐信息上门寻仇……从中我们至少能够看出,“饿了么”的产品设计,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漏洞。比如说,没有可靠的“污言秽语”过滤机制,让粗俗词汇公然出现于店家公开主页之下,这无形间构成了一种公共的话语污染;再比如说,缺乏健全的匿名评价和信息保护模块,使得消费者直接暴露于“因差评被报复”的巨大风险之中。

  主持人:消费者因给了差评而遭报复的事件时常发生,对此应如何进行防范?

  祝建波(山东 职员):监管部门应尽快完善配套法规和业内管理办法,让恶意恐吓、殴打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卖家在立即丧失电商资质的同时,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终结“差评乱象”法律不能缺位。只有保护消费者网购的差评权利,规范好网购秩序,互联网经济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当然,针对当前出现的“职业差评师”“同行差评”这种恶意攻击卖家的群体,卖家也要以法律为武器,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

Tags:消费者因给“差评”被店主砍伤,饿了么是否应担责?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