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以来,持续极端天气让我国多个城市开启“看海”模式。资料表明,近几年我国年均有185座城市发生内涝,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多。网民认为,摆脱“逢雨必涝”的怪圈,须在平时多下功夫,抓好地下管网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系统,不断升级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网民“茆京来”指出,防治城市内涝,必须规划先行、排蓄结合、系统治理,但很多城市管理者“重开发、轻安全,重地上、轻地下”,对城市内涝防治缺乏科学认识,在顶层设计过程中缺少全面规划和统筹谋划,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无序扩张、硬覆盖增加、干扰排水设施功能、排水系统建设滞后、老城区管道普遍“超期服役”等问题,使得城市内涝发生范围越来越广、积水深度越来越大、滞水时间越来越长。
据悉,我国于2013年提出要按照“渗、滞、蓄、净、用、排”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网民“谷雅丽”表示,尽管一些城市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一些城市也积极探索城市治水新模式,并频繁整治水患,但暴雨来临,效果依旧不明显。反复内涝的背后,不难发现城市在规划开发过程中,对排涝考虑不周,下水管道建设滞后带来的历史欠账太多,也反映出水务、规划、城建等部门解决前述历史欠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存在偏差。
网民建议,多管齐下破解“城市看海”,用良心构筑城市“里子”。一方面,政府职能统一、相关法规条例的设立至关重要,排涝是一套完备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协同工作,亟须改变当前部门职责分割、归属不同导致的排涝责任划分分散;另一方面,要重视城市排涝“硬件”的修建,如可以学习国外先进城市修建超大蓄水池的经验,按国情在内涝易发生地区修建小容量、分布式的蓄水池,完善城市排洪系统。
(经济参考报记者 张小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