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科研奉献与物质激励并不矛盾,讲奉献精神,也无需耻谈物质利益。物质利益,包括薪酬待遇,是对科研人员付出的一种认可与回报。科研工作是事业、志业,也是职业;科研人员既需要科技工作的理想、情怀,也应感受到作为普通人和职业工作者的幸福感、尊严感、公平感。
据科技日报报道,近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张蜀新表示,希望新一轮招聘能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因为此前的招聘情况并不理想,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FAST工程又叫“天眼”,是列入了十九大报告的“大国重器”。为什么10万年薪难觅科研人才?原因不复杂:放眼今天的人才市场,10万年薪不算高,尤其对高精尖人才没有足够吸引力。据报道,FAST所在的贵州,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为66279元。有“天眼”驻地科研人员直言,10万年薪“有些少了”。
人才流动,往往是一个用脚投票的过程,实现自我价值、薪酬待遇、幸福感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考虑。一份职业的吸引力,薪酬不是全部体现,但的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天眼”对应聘者的科研能力、英文能力、综合素质都有很高要求,工作也比较艰苦,比如不能随便使用微波炉、无线网络,经常要上夜班。两相对比,10万年薪的吸引力多大,不言自明。
这则招聘激起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共鸣,说明类似情况还不少。中国科协近日发布了《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科技工作者平均年收入为90985.5元,33.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身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收入。可见,当下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待遇还有待改善。
用好人才,重点是科技人员。科学家毕竟是少数,数量庞大的科研人员是创新的主力军。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号,这些大国重器凝结了顶尖科学家们的心血,也凝结了千万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用好科研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
名就是荣誉,利就是现实的物质利益回报。提倡科研奉献与物质激励并不矛盾,讲奉献精神,也无需耻谈物质利益。物质利益,包括薪酬待遇,是对科研人员付出的一种认可与回报。科研工作是事业、志业,也是职业;科研人员既需要科技工作的理想、情怀,也应感受到作为普通人和职业工作者的幸福感、尊严感、公平感。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才能传递尊重人才的政策导向,在全社会真正营造尊重人才、礼遇人才的氛围。
我们呼吁科研人才发光发热,也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关爱。待遇不仅仅是一个薪酬数字,用哪些条件延揽人才,都是在传递一种态度。为科学家剪除繁文缛节,让他们从无穷的报表、审批中解放,用良好的物质条件确保他们莫忧身外事,凡此种种,都是出于对人才的关爱,为他们排忧解难,加油鼓劲。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能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的水平高低。让广大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才能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让一切优秀智力竞相涌流。(华智超)
网友留言
不讳言待遇
@京京有话说:科学家成为了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清贫”形象。可我们不能忘记了,科学家也是普通人,科研人员也需要被市场公平对待。
@五彩缤纷:还是年薪不够高,搞科研的比不上别的行业的工资薪酬,这也让许多的硕士、博士很无奈。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结果养家都困难。这种现状要改变,才能招来人才。
@浪潮儿:许多单位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类单位招人,受限颇多,在不创收的情况下,许多单位便只能从有限的经费中省出这笔钱。如此,“低待遇”自然便成了一种常态。
不只是待遇
@筱烟:不过我觉得,这个时候,有志于天文的年轻科研人员应该立刻去应聘,工资少点没关系。因为你现在去应聘,正好是企业需要你的时候。
@海上升明月:未来的世界,可能会有一大批影响世界的科研成果从FAST诞生,此时此刻,FAST最需要的,就是能够脚踏实地的科研者。
@和果子好吃:其实,还是有不少愿意扎根于科研的年轻人的,但是,如何将愿意的人招到需要的单位,是一个问题。
(李尔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