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近11年时间里,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一名股级干部竟将“黑手”伸向老百姓的“活命钱”,前后作案500余次,以虚报冒领的方式骗取民政扶贫专项资金3500余万元,将近该镇实际发放专项资金总额的一半。扶贫资金的审批、核发原本有一套较为严格的制度,却因当地执行层层打折,变为“牛栏关猫”,资金监管到底该如何加强?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邀请3位嘉宾进行讨论。
何勇(山东临沂 自由撰稿人):救苦救难的扶贫资金,结果在发放过程中,沦为经办人员的“唐僧肉”,归根结底是监管环节出了问题。要让扶贫资金的每一分钱都能进到群众的口袋里,必须强化监管,改变目前监管环节薄弱的状况。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督,增强扶贫资金发放的阳光性。谁家领到了钱、领到了多少钱,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接受老百姓监督。另一方面,强化内部监管,倒逼各个环节都能尽到责任,而不是过度迷信上一个环节,忽视了自身的监管审核责任。
罗志华(湖北天门 公务员):腐败能否发生,与干部个人的思想觉悟、自律能力、法律意识、道德水平都有莫大关系。在相同的环境里,有人能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有人却费尽心机贪污腐败。无数案例说明,反腐不能仅仅建立在个人自觉之上,更可靠和更彻底的反腐,必然是制度反腐。健全的制度、无缝的监管,才能让思想和动机不纯的人无可乘之机。试想,假如扶贫资金使用规则制定得更加细致,且人人都能够毫不含糊地按章行事,小官就不容易变成巨腐,至少不会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无人察觉。
邓海建(江苏南通 媒体人):“懒猫”养“硕鼠”,制度当反思。一个基层股长,仅2016年就轻易骗得了该镇扶贫资金总额的近60%。专项资金在少数地方的执行层面竟然已经失控成了这般模样。涂改液登场,粗放的假账单也来跑龙套……审批审核失聪失明至此,该追责的仅仅是“一只硕鼠”吗?一路绿灯无人查,“硕鼠”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基层执行部门能真正不留糊涂账、不搞大呼隆,把每一分钱都晾晒在阳光底下,“苍蝇”也好、“硕鼠”也罢,估计都没有存活的空间。此案启示我们:扶贫领域没有天然的“净水池”,专项资金越多、越有被寻租与自肥的风险。因此,审计和监察当无缝对接专项资金使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既要有“啄木鸟”,更要有“紧箍咒”,保障扶贫资金安全足额发放到户到人。(整理:姚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