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久前,温州一家民营企业在当地报纸投下一个整版广告,“只想对温州市委市政府、瓯海区委区政府说一声谢谢”。企业负责人表示“没有任何额外诉求和意思”,但还是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无伤大雅的“好广告”;也有人说,这是令人浮想联翩的“雅贿”。叮咚快评读者来信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我们选取了几种代表性观点,和广大读者分享。
一个匠心独具的“好广告”
■李云勇
它为民企做了“好广告”,展示了民企对未来的信心。一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离场论”甚嚣尘上,一些民企也确实遇到了经营困难。依法经营,心底无私天地宽,大张旗鼓感谢政府,不怕关注和监督,没啥不可以。这击穿了很多谣言,说明民企对国家的好政策有信心,对基层的依法行政有信心,也会给更多的民企带去信心。
它为政府做了“好广告”,展示了政府对服务有信心。面对企业的用地需求,市区两级政府领导多次调研,项目从用地摘牌到进场施工,只用了3天。如此快速的审批效率,“亲”“清”新型的政商关系,有什么可以避讳不谈的呢?政府不干涉民企广告,本身就表明了自己底气十足,同时也凸显了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没有法律规定不可以“感谢政府”,虽然刊登广告有争议性,但有了争议性,就有话题性,就有传播性,就能让民企花小钱办大事,做一个影响力冲出温州、辐射全国的好广告,成功地宣传温州,扩大该民企的影响力。
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民企“感谢政府”无疑是一个匠心独具的“好广告”。
令人浮想联翩的“雅贿”
■朱忠保
企业大张旗鼓感谢政府,背后有没有诉求,我保持怀疑。作为纳税人,政府为其办事是份内职责,无需感谢,企业对此不可能不知。个人揣测,企业大张旗鼓花大钱刊登广告感谢政府,存在“雅贿”嫌疑,意在与政府建立更加“友好”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事情可能更为复杂。花钱表示感谢,有“傍政府”之嫌。“傍政府”之名,行企业品牌推广之实,就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事实上,这家企业的产品以前并不为多少人知道,现在一借政府之名,就闹得天下人尽皆知。所以,“感谢政府”客观上给企业作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广告。
过去,有企业喜欢“傍政府”,希望获得政府手中的各种资源。但现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日益清晰,借助政企“勾兑”进行寻租的代价迅速上升,靠关系运转的空间越缩越小。新的政企关系建立在规则经济之上,靠“雅贿”与政府建立“友好关系”,想都不要想了!
关键是感谢之外传递了什么
■巴扎黑
表面上看,此举合乎《广告法》规定,未尝不可。但之所以引来猜测和质疑,恐怕在于感谢之外传递了什么。
在企业负责人看来,警察抓住了违法分子、医生治好病人,也有人送锦旗、感谢信的,并无不妥。但问题在于,表达方式不同,传递的信息就有差别。相比于赠送锦旗、感谢信,在报纸上登广告,实际上是把原本合乎常理的“私情”公开化了,甚至是大张旗鼓了,即便出发点是单纯的,也不免让人产生联想。
有人就质疑,这样的广告虽然不是“请客送礼”,但形式上会不会有“雅贿”嫌疑?相关报道提到,原本事前沟通时政府已明确拒绝,那么现在闹得沸沸扬扬,岂不是好心办坏事?再比如,会不会引起其他企业效仿?一旦开此先例,是不是以后不打广告就“过意不去”了?
还有人点赞说,这样的广告充满了创意,既表达了感谢又宣传了企业。可如果说要单纯表达感谢,却又“拉上政府”给自己做品牌推广,那岂不成了动机不纯?
由此可见,即便是要单纯地表达感谢,方式也有千万种,但最尴尬的一种恐怕就是登广告。究竟是怕人不知道,还是要炒作自己呢?不要怪围观群众瞎猜胡想,因为这样的广告摆出来,客观上就会产生这样的效果。纵然合乎法律规定,也还是慎重为妙。
(主持人:丁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