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声音 >> 正文

“桂林鱼价甲天下”,权力的监管去哪儿了?

http://www.newdu.com 2016/5/27 中国江西网 秘蜜 参加讨论84

  18日晚,王女士和几个朋友到伏波山附近一家“江边美食”餐馆吃饭。点菜时跟着餐馆的人去称鱼,“结果我们还没说要,也不知道价格时,店员就把鱼捞了出来,摔死了。”而这时店员才说,这鱼1500元/斤,3斤3两,总价5000元。餐馆把娃娃鱼做好端上了桌,并要求付账。而王女士一行人拒绝付账,当晚9点,民警赶到现场调解,最终,王女士一行付了1500元。(4月21日中国网河南讯)

  这些年来,节假日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旅游体验却不尽如人意。从青岛的“天价大虾”到南京的“天价马”,如今又有了桂林的“天价鱼”,景区餐馆宰客事件时有发生,且剧情的反转玄而又玄,让不少有出游计划的人望而却步。不禁令人琢磨,缘何景区商家与游客“纠结”不断?

  商家、游客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因为获得优势区位成本高,又因为供小于求,所以景区附近商品和服务要价高有其合理性。只要做到事前告知、明码实价,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但果真如此吗?仔细了解的话会发现,景区宰客往往是“偷梁换柱”,作为外地人的游客通常无法完全了解价格、质量信息,使得自己在买卖时“挨刀”。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有幸曾到过桂林,象山的奇、两江四湖的夜、漓江的秀…当得起“冠绝天下”之说,但景区商家的漫天要价、黄牛的泛滥,景区的乱象也着实令人头疼。应该说此事也不仅是桂林“独一份”,各地景区同样乱象丛生。此次事件之所以令人如此震惊,更在于“民警赶到现场调解,最终,王女士一行付了1500元。”商家、游客僵持不下,看似是双方关系的错综复杂,感情是“有人撑腰”,说到底其实是当地政府、监管部门“权力的缺失”。

  有些地方停留在“被动监管—媒体曝光—维护市场秩序”的套路,确实需要改改了。想比之下三亚在游客知情权问题上就学乖了很多,为杜绝司机拿回扣现象,专门出台了专项法规,规定不得诱导乘客到海鲜排档消费,变相宰客,一经核实驾驶员“一次性死亡”终生不得从事出租车行业。同时,鉴于现在网络信息的发展,监管部门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舆评对商家进行监督,如果一家店在网上出现差评较多,监管部门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物价放开并不是放任不管,自由定价也绝不是漫天要价,更不是借机宰客。游客出门在外要提高警惕、学会维权;也不可因怕麻烦而委曲求全,助涨歪风邪气。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以“天价马”“天价大虾”为戒,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好好规范、整治各地的景区乱象,在保障游客的优质体验的同时,使政府公信力不再蒙羞。

Tags:“桂林鱼价甲天下”,权力的监管去哪儿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