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陶渊明种豆蛮好,实际上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这个水平,绝不写诗。”最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的一段讲课视频火了。有人说,他普通话不标准,是大学课堂里的一股“泥石流”,但网友纷纷表示想听……(10月29日《人民日报》)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调侃古代诗人走红。 “教无定法”,他有保持自己教学风格的自由,但本人对此实在无法苟同。
第一,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调侃陶渊明“草盛豆苗稀”种豆水平很差是难以成立的。中国农业史对豆类产量有无记载,我没查,不能乱说,但那个时候,没有化肥农药,产量低很正常,草盛豆苗稀也很正常。
第二,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诗人表达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内心的情境,而不是种地水平高低。因此,“种个鬼田”“要是我种这个水平,我绝不会写诗”,这样的说法是用农民眼光评价诗人,哪里是大学教授的文学标准呢?
不客气地说,这不是在讲解诗歌,而是在大学殿堂上扼杀诗歌的灵性,其荒诞程度犹如以物质主义的洪流消解诗歌的精神饥渴。
第三,从比较的视野来说,不能犯以今律古的错误。这种以今律古的错误做法,除了莫名指摘陶渊明之外,也体现在戴教授对元稹的评价之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首悼亡诗确实打动了无数读者,而戴教授更热衷诗人的隐私,“这个××,没有半个月就跟别人恋爱!”
每个时代有不同的社会风尚,此处略而不论。唐宋时期的社会,人们从来没有以私生活责难诗人,何以21世纪的人们反而发起卫道士般的攻击呢?
知人论世,不能以今天的情况去衡量古代人,厚诬古人原本就是做学问的忌讳。这种公然放弃做学问的态度的娱乐方式,不仅自身有违学术研究的精神,也不能正确教授给学生严谨的学习方法和客观评价的理性尺度。
最后,从倡导社会价值观来说,这种谬误是显而易见的。戴教授似乎在向学生们表明,陶渊明没有资格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果活成颜回的穷模样,那就更不应该安贫乐道。
如果连大学的教授们都守不住冷板凳,不能抚慰滚滚红尘的内心创伤,反而向时代的荒原吹荡着思想的沙尘暴,这真是莫大的悲哀。
大学课堂里的各种段子手们应该明白,教学不是不可以轻松幽默,但不能以牺牲目的为代价,为幽默而幽默。幽默的重心在沉思之默,是幽而后默,不是幽而不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