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通知提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引导中小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等要求。(4月8日《第一财经》)
国家发改委出台这项制度安排,可谓是重磅民生工程。尤其是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空前,“有意就迁入,户口随人走”,将由梦想走进现实,可以预见的是,这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人口流动新政,会给我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纵观这项面世于众的公共政策,用“亮点多,接地气”形容最为贴切。其一,因城实策,不搞一刀切。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而对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其二,政策“含金量”高。比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其三,能公众的解除后顾之忧。比如,提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结算率,推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等等。
落户限制松动政策隆重出台,其带来的影响显然不会止于某一单个领域,能够实现“一箭多雕”之功效。一则,能让城镇化发展驶入“快车道”。早在2016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指出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项政策的落地,不仅可能加快城镇化进程,也能间接给各地带来更多的创业资源,带来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进而会让地方政府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其次,能倒逼政府提高公共治理能力。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多,以及人口流动性增强,对公共配套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会不会出现短缺问题,再譬如,社会保障能否来给城市新来者转移接续等,这势必会倒逼城市管理者,不但要加快公共产品的供给,更要增强提供周到细致的公共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能让政府养成过“紧日子”的好习惯。整个财政收入犹如一个蛋糕,如果政府自身切下来的多,那么,用在老百姓身上的钱自然就少。在中央要求各级政府过“紧日子”的大背景下,这项公共政策更会“强迫”政府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将省下的财政经费转移到为普通老百姓提供公共保障产品方面,由新增人口所引发的公共产品相对短短矛盾,自然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