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阄”貌似公平,其实用一种类似凭运气、儿戏的操作手法,将扶贫政策的目的性、针对性、严肃性消弭殆尽。不仅让其他贫困户不服,加剧不满情绪,也破坏了政府形象和社会的公平底线,违背扶贫政策良义,降低了政策温度。
“水坡镇横堤村村干部在确定贫困户时竟采取抓阄,这种看似公平实则伤害群众利益的做法要坚决纠正……”近日,在河南省尉氏县纪委监委召开的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题会上,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通报了近期查处的扶贫领域不担当、乱作为的典型案例。(9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贫困户享受国家补助,是建立在底线公平基础上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综合性保障制度,其意义重大。而河南省尉氏县水坡镇横堤村的村官们“抓阄”定贫困户,显然太不靠谱。
经查,2016年7月,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步某某等7名村干部采取抓阄的方法确定“贫困户”名单并上报扶贫办,导致有15户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家庭位列其中。
抓阄貌似公平,其实用一种类似凭运气、儿戏的操作手法,将扶贫政策的目的性、针对性、严肃性消弭殆尽。何人该定为贫困户,该经过何种程序,上有中央明文规定,下有广大民众的眼睛,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真假掺半,不仅让其他贫困户不服,加剧不满情绪,也破坏了政府形象和社会的公平底线。
准确定位和核查贫困户对象一直是困扰政府部门的难题,对于农村贫困户的认定、程序、审批及退出,各级政府部门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比如必须经过入户调查核实、民主评议、村级公示等重要程序,让扶贫资金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方能体现扶弱济贫的制度善意。而“抓阄”定贫困户,反映了部分村官敷衍塞责、简单粗暴的工作态度,属于不担当、乱作为。
“抓阄”定贫困户违背扶贫政策良义,降低了政策温度。目前,河南省尉氏县纪委监委对水坡镇横堤村违规办理贫困户认定工作查处情况发出通报,对横堤村党支部书记步某某、村委会主任郭某某分别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这是规范扶贫工作、纠正不良工作作风的一个有力警示:在坚持入户调查、定期公示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扶贫原则,加强基层干部管理,强化责任追究,增强底线民生保障,严查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用廉洁高效、公正透明的扶贫工作,来维护精准扶贫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让惠民政策的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