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孙宇婷 每经编辑 谢欣
眼下,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加速正在成为趋势。虽说新股发行本是企业融资的一种市场化途径,但退市的管道却没有更多疏通,使得市场对A股当前“进多出少”的现象心生忐忑。对此,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长期发展来看,IPO扩容对市场而言无疑是积极的,但市场的完善不能单纯依靠IPO,必须(IPO+退市)双管齐下,实现“大进大出”。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则表示,市场的发展有其周期性,A股突破3000家后,会有一个快速扩容的过程,使得下游的出口自动打通。也就说,首先是大进,然后是大出。从目前来讲,证监会IPO加速扩容,可能会给未来的“大进大出”奠定基础。
2017新股发行继续加速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投资者都在感叹:几乎每日打开炒股软件,都会收到打新推介的弹窗,不仅如此,单日可申购新股数量也基本维持了每日3只的节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周(1月16日~1月20日),几乎每日都是发行3只新股的节奏。
如果稍加梳理不难发现,每日3只新股的发行频率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以2016年12月22日这一天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每天可申购数量几乎都是2只。再往前推,2016年10月中旬及更早之前,新股申购的基本还是一天1只的频率。而从2016年12月22日开始,及后的交易日,几乎都维持了单日发行3只新股的节奏。
进入下周,将是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新股发行数量相对有所减少,但仍基本是日均2只(除1月23日发行1只外)的频率,一直持续到1月26日。
如果将时间轴拉得更长来看,从2015年下半年起,新股发行数量就出现了逐步攀升。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经历了2015年7月~10月的新股“零发行”后,2015年11月,新股发行悄然恢复,但当月仅1只。进入2016年,新股发行依然延续了缓慢的节奏,当年1月和2月新股发行数量均为6只。当年3月,新股发行数量骤升为两位数,达到13只;到了当年8月,新股的月度发行数量突破20只;2016年11月,新股发行数量跳升到39只;2016年12月,发行数量已经高达48只。
根据目前披露的新股发行安排,2017年1月的发行数量将达到43只。此外,据证监会网站1月13日消息,证监会主板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各自通过了三家公司的首发申请;1月18日,五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又获得证监会通过。业内人士分析称,按照当前的速度,若无意外,估计2017年发行加速趋势难改。
记者留意到,1997年美国三大证交所(主板NYSE、中小板AMEX、创业板NASDAQ)上市公司总数接近9500家。目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突破3000家,其中,创业板仅500多家上市公司。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表明A股市场仍有较大的扩容空间,如果比照美国股市容量,A股上市公司数量应该可以达到6000家至10000家。
谈及目前IPO加速扩容的趋势,某券商首席策略师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认为,新股发行长期而言是好事,市场就得不断有代表新经济的标的进来,才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第二,它能够给实体企业真正的融资,脱虚向实,这是资本市场本来该有的功能;第三,它能够优化资本市场股市的代表性。”
先有大进才有大出
在IPO加速扩容的同时,企业退市却一直没能跟上。目前市场上的“僵尸”公司仍然大量存在。
2014年10月证监会对退市制度进行改革,并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发布后,真正因触发相关条款被退市的公司寥寥无几,这种“进多出少”的局面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一位并购重组行业资深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这种局面不可持续,退市制度不完善,导致垃圾公司借壳重组,从而导致价格体系出现问题。目前的情况是,谁通过IPO进来了,谁就等于是中了大彩。要大进(IPO扩容)的话,必须大出(退市跟上)。”
他同时表示,尽管如此,IPO仍然不能停,但不能单纯依靠IPO,必须(IPO+ 退市)双管齐下。“搞退市不需要新的制度,现有制度需要得到严格执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为了维持上市地位,多年以来,上市公司“保壳”手法花样百出,高溢价出售资产、债权债务重组或转销、突然变化会计政策、资产重估等成为新的四大保壳“套路”。对于相关上市公司特别是有“保壳”压力的,监管部门下发问询函,以探究其中的“奥妙”,像*ST南化、*ST江泉、*ST山水等上市公司均成为问询的对象。在监管部门下发问询函的同时,如上交所还约谈了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机构,要求中介机构对高风险公司、年末突击交易事项予以重点关注。
董登新向记者表示,“目前退市制度本身没有问题,制度本身还是比较先进和完善的。垃圾股不退市,主要还是因为IPO通道不畅,导致很多企业宁愿去买垃圾股的壳,而不愿排长队,使得垃圾股遭到哄抢。”
董登新还指出,“一级市场我们目前是开一会儿关一会儿,一级市场的IPO通道是很不通畅的,至今都不是‘大进’的格局。”
“一直以来,我们错将股市下跌归罪于新股扩容,只要股市持续下跌,监管层就会迫于市场压力,采用行政命令关闭A股一级市场、暂停IPO;只有当股市持续上涨时,监管层才会重新打开一级市场,重启IPO。这一潜规则一直持续至今,我们仍无法破解这一‘魔咒’。A股确实患上了‘新股恐惧症’。为此,监管层经常会以‘暂停IPO’的行政管制,来有意放慢新股扩容进程。”
董登新向记者表示,市场的发展有其周期性,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后,会有一个快速扩容的过程,使得下游的出口自动打通。也就是说,首先是大进,然后是大出。目前A股是难出,IPO通道没有市场化。
董登新表示,在IPO通道不畅的情况下,退市就更艰难。所以从目前来讲,证监会IPO加速扩容,可能会给未来“大进大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