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三板并购“大年”将至 跨层并购料成趋势)
有券商新三板业务人士近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17年以来,有不少上市公司找我们推荐并购标的,新三板企业也反馈了不少并购需求。2018年,公司有计划拓展新三板并购业务。”
数据显示,2017年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案例92起,较2015年和2016年大幅提升。展望2018年,机构分析人士认为,新三板并购“大年”将至,关注上市公司对新三板公司并购与整合趋势。新三板企业之间跨层并购有望成为新趋势。
上市公司并购需求旺盛
长江证券新三板业务总部副总经理张加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并购有望成为新三板业务增长的爆发点。预计2018年涉新三板方面的并购案例较2017年会有所增长。
在张加强看来,不少上市公司存在并购需求。新三板是上市公司并购重要“标的池”。随着新三板企业数量进入“万家时代”,并购成为存量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重要手段。同时,不少新三板企业自身有并购需求,通过同业收购或产业上下游整合,做大做强。
在近日举行的年度策略会上,光大证券(港股06178)表示,2017年以来新三板公司经历了规范期,也有不少公司尝试IPO、并购,市场整体对进一步“资本化”有了直观了解,规范程度能达到主板一般要求,加上IPO审核全面从严,预计会有一批自身条件不错的公司选择并购方式登陆主板、创业板。
光大证券指出,新三板企业较非挂牌企业在信息披露、财务状况、公司治理等方面更加规范和完善。对上市公司来说,上述标的可减少并购项目合规成本和潜在财务风险。对新三板公司而言,登陆主板并持续获得融资将有益于提高自身行业壁垒,对公司长远发展有益。
有券商人士介绍,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存在一定业绩持续性风险,通过收购新三板优质公司可快速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广证恒生分析师赵巧敏介绍,近年来,新三板公司挂牌数量不断增长,优质企业迅速发展。上市公司开始紧盯经营业绩好、股权集中度高的优质企业,以期通过并购优质资产实现转型。
涉新三板企业并购有望增长还和当前资本市场环境有较大关系。通过被并购“曲线”登陆主板案例为数不少。数据显示,2017年上市公司对新三板并购案例共计158例,成功实施92例,失败3例,剩余63例正在进行中。按行业分析,TMT、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被并购案例较多。
光大证券介绍,被并购优势在于,2017年下半年以来并购重组审核加速,过会率较高;若企业规模暂未达到IPO标准,可考虑以被并购方式完成资本化。不过,有些新三板控股股东考虑到成为“上市公司二股东”,对企业控制能力可能会受限,成为在被并购时的顾虑之一。
新三板并购案例不断增长,也带来不少投资机会。有券商表示,目前所处行业政策性扶持大的企业更易被主板上市公司并购。对买方上市公司来说,可实现“补充业绩+产业整合”;对卖方来说,能快速登陆主板。双方利益诉求能有效匹配,并购交易可快速撮合。
华南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现在市值在20到30亿元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这些上市公司通常属于主业没有太多想象空间的传统行业,这些公司有主业转型升级需求,希望引入一些资产,帮助其实现转型升级。
新三板企业并购新变化
新三板推出分层与交易制度改革方案将对新三板并购带来一定影响。
目前,新三板流动性问题仍是市场关注焦点。有机构分析人士认为,在流动性短时间内没有解决的背景下,未来融资有望向创新层企业靠拢,基础层大量优秀企业估值将进一步降低,资产价值凸显。基础层企业可能成为新三板创新层和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池”,整合趋势将进一步扩大。
对创新层企业并购基础层企业的可能性,张加强认为,政策会继续向创新层企业倾斜,不排除基础层企业愿意被创新层企业并购以享受红利的可能。
就新三板企业发起的并购而言,张加强表示,支持企业开展同行业并购或上下游并购,一般不建议做跨界并购,因为新三板企业毕竟体量还较小,处于发展阶段,还是建议围绕主业,做大做强。
随着新三板发展完善,特别是上述分层与交易制度改革方案的推出,有望利好新三板并购。张加强介绍,并购通常有两大难点,并购估值和信息真实性。引入集合竞价、分类信披等,有望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促进交易价格更加公允,也有利于提升新三板企业信披质量。
光大证券表示,企业在新三板新政策下,需提前考虑未来并购方案启动时间节点和方案。为防止市场投资者频繁交易、突击入股等带来股东超过200人情况,也为规避“内幕交易”风险,建议在并购意向较明确时,可择机停牌。
(责任编辑: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