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产业经济 >> 科技 >> 正文

给直播打赏戴个“紧箍咒”

http://www.newdu.com 2017/3/3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据报道,某公司员工杨女士迷上看直播,4个月内给主播打赏12万元,只为引起主播注意,最终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刑事拘留;杭州富阳的楼女士发现丈夫偷偷转走13万元,用来购买礼物打赏直播平台的女主播。近年来,与高额打赏有关的奇葩事情频频发生。

  自去年以来,网络打赏随着直播产业发展迅速,甚至衍生出打赏经济。作为网民表示支持与表达情感的新方式,打赏为网游玩家、网红与粉丝之间搭建起互动渠道,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打赏无可厚非。但如今,许多打赏变了味,特别是网络直播打赏,充斥着赤裸裸的攀比、一掷千金的炫耀、诱导欺骗的陷阱和低级庸俗的内容。

  一些直播平台、经纪公司、网络主播甚至三方合谋,通过水军造势,收买人气,制造火热假象,吸引普通网友围观。推送“排行榜”及“某富二代一次给主播打赏X万”“某网红一小时直播获得X万”等极具刺激性的信息,激起网民攀比心理,直接为打赏风潮推波助澜。利用未成年人自制力弱、好奇心强的特点和一些成年人空虚无聊的心理,提供低级庸俗甚至淫秽色情的内容,或不打赏不直播,诱导网友打赏。由此引发了诸多闹剧和悲剧。这也一再提醒我们,没有节制和底线的直播打赏,不利于清朗网络空间的建立和直播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直播打赏乱象折射出监管的滞后,而平台和主播作为利益相关者,缺乏自我节制的动力也助长了乱象滋生。因此,给直播打赏上紧箍咒还得以监管部门为主。这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监管从技术和实施上都面临很大难度,但至少可以从限定最高打赏金额和虚拟礼物最高价格、规范网络直播内容等方面入手。同时,要建立未成年人打赏过大金额的撤销机制;也要发挥好直播平台的行业自律作用。比如,多家网络直播平台与技术服务平台去年就携手成立了“网络直播自律联盟”,共同抵制不良内容,建立自我净化机制。也就是说,只有发挥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双重作用,方能扭转当前直播打赏的无序发展状态。

Tags:给直播打赏戴个“紧箍咒”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