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从酝酿到落地实施,标志着我国区域新的发展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在今年的两会上,广大代表、委员围绕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积极为推进三大战略发展加油鼓劲、献计献策—
“一带一路”建设蓝图正在渐次展开,逐步构建世界上最壮美的经济走廊。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带一路”建设,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
如果说,2016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收获年,那么2017年就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扎实推进年。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同样也是红利与挑战并存。
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表示,一些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并实现了优势互补,成长为行业领跑者。“企业在获得“红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小平代表建议: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制度保障;可设立国家“一带一路”发展促进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境外使馆、境内外协会、商会等机构,建立健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及时解决“走出去”企业的重大、突发问题;在沿线国家建立海外园区,并有序组织优势企业抱团“走出去”。
“一带一路”建设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内陆省份也在抢抓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为宁夏从开放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提供了可能。”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华介绍说,宁夏主要从搭建开放平台、构建开放通道和建设开放载体3方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要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贺同新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必须实现与当地社会、文化、法治的良性融合,必须与国际产能加强合作。合作要处理好5个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好政府作用的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企业要自觉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处理好锐意进取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商业模式的选择与组合的关系,根据各种商业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因国别、行业、企业、项目制宜。最后还要处理好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企业“走出去”一定要走联盟、联合、联动的道路。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张小济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能只看重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和资源开发,既要打开当地市场,又要着眼长远帮助当地发展所需产业,增加当地民众收入,夯实合作基础。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产业合作,人文合作、文化交融也是应有之义。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更加注重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以设立民生企业“打头阵”,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质,打开当地市场,并引导当地认同我们的文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廉丹 拓兆兵 吴佳佳 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