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要深入推动中央企业的重组”,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两会期间记者会上的讲话犹言在耳,连日来央企重大重组动作一个接一个。
继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宣布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之后,中国海诚宣布,其大股东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的整体产权将无偿划转并入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加之,中国神华大比例分红,“国家级”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入股中国国航,搅动资本市场资金狂热而持续地追捧国企改革板块。
回顾国资国企改革已经走过的路径,可以发现,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企改革先后出台了7个专项配套文件,国务院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36个配套文件。“1+N”文件体系及相关细则,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在此设计引导下,中车、宝武等巨型企业跃然而出,国资国企改革风生水起,同时,行业内整合、跨行业互补、资产剥离等多种合并重组模式在实践中持续丰富。
一个更有力的事实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重组前2013年到2015年两个企业平均每年利润之和是57亿元,重组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2016年就实现了160亿元利润,而这是在去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创新低的情况下取得的,达到了重组之后“1+1大于2”的效果。
因而,央企重组并不是表面上单纯地合并,或者做加减法初级运算,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整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央企群体初步达到提质增效、强身健体的效果;并且,以央企为首,领改革风气之先,进而实现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目的,从而真正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
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到海外并购重组也成为央企配合国企改革战略,实现自身扩张和壮大所选择的常规路径。多年来的事实也表明,中央企业率先“走出去”,实现国际化与规模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全球价值链布局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企业跨行业并购的不单纯动机和行为如沉渣泛起。对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国企国资走出去,监管必须及时跟出去。要健全境外国资经营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企业境外国有资产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也表示,将从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经营、严肃问责等三方面加以严格约束。
可以想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国内层面的国资国企改革以及央企海外并购重组,将呈现“国内+跨境”双轮驱动局面,不断完善产业布局和调整,并进一步激发出资本市场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