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但是,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企业亏损严重,职工收入下降等已经成为影响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山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供需失衡、管理落后、清洁高效利用不足。
201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了《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及32项实施细则,这是山西煤炭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山西发展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冲锋号已然吹响,山西各方必须行动起来,把去产能任务分解落实。山西省级领导小组和有关市政府、企业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国有七大煤炭集团步调一致,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扎实推进煤炭去产能。截止到2016年10月底,山西年度煤炭去产能提前收官;省内钢铁、煤炭去产能验收工作比国家要求提前1个月完成,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共关闭25座煤矿,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淘汰钢铁产能82万吨。率先实施煤炭减量化生产,全年压减煤炭产量1.43亿吨,占全国煤炭减量的40%左右,为促进工业止跌回升、企业扭亏为盈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改善全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因煤而兴,山西因煤而困,引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山西重点是积极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西煤炭去产能,怎么去、怎么改,其中职工安置工是关键。在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工作过程中,山西始终把职工安置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企业主体作用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细化措施方案,落实保障政策,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据了解,截至2016年12月31日,山西省共安置职工31586人,安置率99.76%,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对山西的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进行了通报表扬。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验收抽查组对山西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用三句话进行了概括:一是高度重视、组织有力,二是真抓实干、真去真退,三是程序齐全、验收规范。
山西经济也随着煤炭钢铁去产能的全面推进,呈现出低位企稳、逐步向好的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去年12月份当月增长2.9%。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继10月份结束了21个月的累计负增长后,增速持续回升。去年1-11月,山西省工业实现利润121.9亿元,继1-10月份结束了16个月的累计净亏损后效益继续好转。
煤炭去产能和减量化生产成效不断显现,煤炭经济运行向好,煤炭销售收入去年10月份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结束了2014年初以来的持续负增长态势。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去年9月份实现扭亏为盈,全行业结束了连续26个月亏损的局面。
解决好煤炭问题,必须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统筹推进、综合施策。山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贯彻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全力推动了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煤炭产业的“六型”转变,促进了山西的“六大发展”。(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存瑞 席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