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与科技联姻,造福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想象一下:在云南大理的古街悠闲地逛着,没带手机也没带钱包,突然看到沿街店铺里的土特产,想买几包,怎么办?没关系,抬起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就能完成支付,方便快捷。
这只是银行业与现代科技联姻的一个场景。近年来,互联网公司与商业银行从竞争到竞合,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拥抱大型商业银行,合作层次和内容不断丰富,给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更优质的理财选择。
其实,银行一直就是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和践行者。早在19世纪,银行借助电话开展业务,为客户带来更好体验。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业务不断丰富和机构持续扩张,对银行业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推动着银行服务逐渐标准化,改变了银行内部架构和运营方式。1946年,世界第一台大型计算机出现在美国宾州大学,它的用户便是美国银行。随后,由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广泛,客户需要银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信用卡、自动取款机应运而生,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模式次第出现。
时至今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普及,互联网公司与银行深度合作,催生了用户层面的大量创新和应用。如支付宝、微信支付、“云支付”等移动支付产品,大大改变了老百姓的支付习惯。中国移动支付产品种类日趋丰富,覆盖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日常使用频率也大大提高。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银行与互联网公司打通线上与线下渠道,不断创新支付场景,将信贷产品、理财产品等植入场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不断更新,还催生了银行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的变化。2014年,我国首家互联网银行正式成立。两年多来,多家民营银行秉承网络银行的定位,以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为载体,使客户体验由线下、网点向全天候、自动化的移动互联方式转变;今年1月,我国首家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获批筹建。网络银行、直销银行的诞生和发展,丰富了我国银行业机构体系,为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提供了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不再束缚于固定的物理空间,而是更广泛地融入生活场景。
此外,互联网公司与商业银行在合作中相互“赋能”,从竞合走向融合。银行业经过400多年发展,拥有海量的优质数据资源、科学化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深入人心的信用基础。银行向互联网公司“赋能”,将使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更加专业和稳健。而借助互联网公司的科技能力,银行将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打造智慧网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产品和服务转型升级。同时,互联网公司和银行之间还相互输送人才,建立起更具创新活力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
有学者指出,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帮助社会各阶层广泛地参与财富分配,金融创新的产品可以更加大众化,也可以更好地和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在这个意义上,银行与科技联姻,造福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效益。然而也必须认识到,银行与科技的融合,特别是与互联网的融合,也为金融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需要我们在技术和管理层面跟上创新的步伐,如此才能既享受融合的红利,又避免融合的风险。
(作者为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