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雇主利益的英国商会最近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最低工资调增幅度应以2.7%为上限,基本与通胀水平持平,否则一些企业可能会因缩减成本而选择裁员。
最低工资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定得太高,则伤害资源配置效率,雇主会想方设法甚至裁员以降低成本,结果,伤害最大的恰恰又是最低工资政策制定者希望保护的低收入群体。
与之相对,一些行业薪水太低,餐饮业、零售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连基本生活也难维持。这促使主政者尝试一些新的政策,英国从两年前开始施行“国民生活工资”,两年来,这一时薪标准几次上调,今年4月达到了每小时7.5镑。
该政策一出台,就引起全球关注。因全球化背景下许多经济体出现低收入阶层工资增长停滞的局面,收入差距拉大,最低工资备受关注。
2015年,时任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公布“国民生活工资”政策计划,表示希望推动英国“从一个低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的社会转变成一个高工资、低税收、薄福利的社会”。
福利易加不易减,道理浅显。但英国一度在上世纪下半叶破除重重阻力,完成了削减社会福利提升经济效率的计划,令人赞叹。部分得益于此,英国也是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的发达经济体之一。在欧洲各国中,英国的失业率几乎最低。
英国在1998年通过法案,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度。2015年推出“国民生活工资”也是在此基础上的改革。根据新的法案,25周岁以上的受雇人员,适用“国民生活工资”。25周岁以下的工人继续适用最低工资或学徒工资。保守党政府的既定目标是到2020年把“国民生活工资”标准提高到时薪9镑,惠及千百万人。
“国民生活工资”实际上与维持最低水准生活所需的成本没有太大关系,不过,这一薪资标准却与工资中位数挂钩,根据估算,时薪9镑大约相当于国民收入中位数的六成左右。显然,这意味着中低收入群体内部差距将会缩小,最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将显著增加。
不过,整体的大环境看来不容乐观。统计数据显示,英国近十年来的收入差距拉大,更多是由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更快,而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停滞。近期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受雇人员的工资收入增长水平还赶不上消费物价通胀率。
因此,“国民生活工资”即便可以强行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也难逆转收入差距拉大的整体趋势。现实中,英格兰银行官员一直考虑加息,却苦于实际工资收入增长迟迟不见加快,仍然不敢贸然加息。
另外,从保守党的初衷来看,增加国民工资收入固然是“国民生活工资”政策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税收、削减福利则是另一个组成部分。就这一政策组合而言,恐怕找不到让人相信整体贫富差距可能减小的理由。
“国民生活工资”毕竟仍是强制提高最低工资,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曾任最低工资委员会主席的戴维·诺格洛夫说,在制定最低工资的考量中,缩小收入差距并非首要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政策避免劳动者遭受盘剥,也正因如此,在设定最低工资标准时,委员会一直秉持比较谨慎的原则。
“国民生活工资”能否实现既定目的而不损伤就业,仍待观察。有学者担心,一些雇主可能转而采取其他的办法来降低用工成本,比如多雇零散工,采用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在英国许多超市,自主结账已成为主流,雇员人数趋于减少。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有的物流业雇主只给了极低的工资水平,并强迫雇员签订不挑战雇佣条款的合同。一些劳工权益组织已经呼吁政府部门介入处理。(陈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