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无论是出国旅游还是留学,在办理签证的时候,大多数国家需要签证人提供存款证明。存款证明的意义在于证明签证人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完成行程。近日,有市民爆料,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有商家在销售存款证明。记者发现,这些商家销售的存款证明并非银行开具,不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而是商家仿制的假证明。(8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不少人在办理签证的时候,或由于存款不够,或因为去银行办理手续繁琐,而导致无法出具存款证明,进而使得签证无法顺利办理。但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与消费观念的转变,出国旅游、留学开始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刚需,奈何一纸存款证明成了拦路虎。这一刚需被不法商家盯上,进而演变成了“商机”,他们通过仿制印章、模仿银行存款证明等方式,为客户提供虚假的存款证明。通过这种投机取巧甚至违法的途径,不少人实现了出国的愿望,但其实却是因小失大的饮鸩止渴,一时获得了便利,却可能因此埋下永久的隐患。
一则,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制售虚假存款证明,已经涉嫌触犯这一条款,一旦制假售假的商家被查处,购买虚假证明的客户也可能会被追究相应的连带责任。
二则,国外对于公民的诚信度要求非常高,对违背诚信的问题非常重视,惩罚措施也十分严厉。如果使用虚假的存款证明申请出国留学,一旦被发现就可能被拒签甚至拉入黑名单;已经成功出国留学的,一旦被发现申请资料造假,则可能被遣返回国。此外,这种造假行为也将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人在外国人心中的印象,绝非个人利益受损如此简单。
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存款证明之类的信息往往会被终身存档,因而随时都有露馅的可能,成为个人甩不掉的信用污点。所以说,为了一时的便利,而选择网购虚假存款证明,风险其实是相当大的。只是,在提醒民众切莫因小失大的同时,电商平台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也应加大对制售虚假存款证明行为的打击力度。
制售虚假存款证明,在网购平台上可谓风生水起,如此明显的违法行为,电商平台不该视而不见,如果不能尽到审核的职责,那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也应该顺藤摸瓜、主动作为,让这些制售虚假证明的商家付出应有的代价。铲除虚假存款证明存在的土壤,既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也是维护我国国际形象的必要举措,因而必须尽快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