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瞬雨:中国奶粉逆袭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7/9/14 环球时报 瞬雨 参加讨论

  日前,央视《消费主张》用上下两集的专题节目,向消费者披露了长时间研究和系统检测的结果:海淘洋奶粉居然66%不符合中国标准,而国产奶粉不仅符合中国标准,也符合欧美日三地标准。这让笔者想起了最近上映的《敦刻尔克》——被“三聚氰胺事件”重创的中国奶业,在一度“战败撤退”后,今天成功实现了“诺曼底登陆”。中国奶业的逆袭能否给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一点启示?

  中国很多行业都躺在人口红利的摇篮里睡大觉,享受可观的效益和光鲜的发展数据,尤其是边际成本趋于零的互联网和IT行业,包括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智能手机等等。腾讯在IT江湖举足轻重、一言九鼎;阿里巴巴枝繁叶茂,甚至占据了全球电子商务的半壁江山;而以小米为代表的各国产手机品牌在成功击败日本和欧洲产品之后,也威胁和蚕食着苹果与三星的生存空间。最近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更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起来,成为全球创业者的新榜样。不过,这些成功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人口红利,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上,获得比国外企业更加丰厚的规模效益。

  但是并非所有行业都有人口红利可以享受。比如高铁,比如大飞机,又比如奶粉。与从无到有的高铁和大飞机相比,中国奶业其实遭遇过更加令人尴尬的处境。因为它不是没有过人口红利,而是被自己弄丢了。“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的消费者失去了对国产奶粉的信任,甚至是对中国标准的信任。央视专题中的调查也显示,迄今仍然有很大比例的中国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进口奶粉。

  任何一个没有人口红利可以坐享的拳头产品,都是创造型发展的结果。有人会说,奶粉不过是一个传统行业,有什么可以创造的呢?当然有。国家制定比欧美日更加苛刻的中国标准,就是创造;企业拿出比欧美日竞品更高端的产品,就是创造;监管执行比其他传统行业更严格的管控,就是创造。禁止贴牌、配方注册等奶粉行业新政,都是以牺牲短期效益为代价的发展策略,与今天雷厉风行的环保新政相比,并不逊色。任何一个传统产业,只要能够超越历史局限,树立起更适合自身发展的理念,就是创造。正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创造,也就没有今天中国的辉煌成就。

  随着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原来越小,模仿的选择越来越少的时候,只有创造才是可行的道路。所以,请不要反问环保新政是否太苛刻,请不要埋怨行业监管是否太严厉,除非你想继续躺在人口红利的美梦中安睡。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开拓资源、创新技术,不断扩大企业自身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就像当初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一样。(作者是技术经济观察家)

Tags:瞬雨:中国奶粉逆袭的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