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津、青岛工厂建成在即,一汽-大众也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面对可以预见的300万辆产能规模,一汽-大众如何保持和提升体系能力,保障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也是主机厂和供应商都必须做好的一份“答卷”。
通过与供应商的沟通与交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在一汽-大众体系能力的带动下,供应商合作伙伴们不仅得到了快速发展,更逐步培养了同步开发和创新的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基础能力的提升。
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工业时代的特质就是建立和完善体系能力。今年是一汽-大众的“专注之年”,之所以谈“专注”,体现了一汽-大众的戒骄戒躁的态度,以及务实、努力的决心。
品质把控是安生立命之本
除此以外,更为关键的是,一汽-大众也看到了正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这一点出发,不妨在“专注之年”谈一谈“发散思考”,尤其是在一汽-大众快速提升产能、完善布局之际。
培养和自强 供应商伙伴“不掉队”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微增长”,既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又要保质保量地实现既定目标,这让不少车企深感压力巨大。
一汽-大众作为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佼佼者,走过了26年的风雨历程,累计了超过1500万用户的信赖和口碑,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能力培养和提升,至关重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在走访一汽-大众零部件供应商的过程中了解到:严把零部件品质关,提升同步开发能力,为主机厂创造价值,早已成为供应商安身立命的准则。
成都一汽富维延锋彼欧工厂
成都一汽富维延锋彼欧汽车外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洪飞表示:不断开展的精益生产,在满足一汽-大众标准要求的同时,也提升和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注重细节,挖掘潜力,无论是苛刻的品质标准,还是优化管理流程,都督促我们不断向前。”
2015年和2016年,成都一汽富维延锋彼欧连续被评为“一汽大众A级供应商”、“一汽大众十佳供应商”,还斩获了“一汽大众A级实验室”的殊荣,这些都是对成都一汽富维延锋彼欧不断进步的最大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众成都工厂从当初的30万辆产能规划,不断提升,今年预计产量将达到70万辆,这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匹配能力提出挑战。
“我们努力提高一次下线合格率,从当初的40%左右提升到目前的70%以上;同时,改进注塑工艺,上马第二条生产线。”李洪飞介绍说,“一汽-大众方面,质保部和采购部也增加了对我们的培训,不断开展讨论、评审等互动项目。”
规划和前瞻 供应商拓展开发能力
在一汽-大众体系能力的带动下,供应商合作伙伴们不仅得到了快速发展,更逐步培养了同步开发和创新的能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基础能力的提升。
曾经参与一汽-大众首款捷达车型配套的供应商,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对这一点感受颇深,二十多年来,亚普几乎参与了大众车型的全系配套,并形成了与大众集团总部全球开发的能力。
亚普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亚普有大众品牌的血统,更由大众带动发展,为了配套的需要,目前已在印度、俄罗斯、捷克、巴西等地建立工厂,实现全球化配套体系。”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吕昊介绍说。
据了解,为了配合大众某款车型的全球开发,亚普更是开展了“中国-美国-德国”三地联动项目,因为要满足欧洲、美国的严苛排放标注,以及设计和工艺方面的创新,亚普通过数月的攻关研发,满足了大众方面的严苛要求,得到了最终的认可。
“有人说德系的标准没有天花板,甚至认为是标准过剩,但在我看来,这都是对品质最好的背书。正因为标准高,才不断督促我们努力突破,让我们收获更多。”吕昊说。
正是有了大众公司的培养和肯定,让亚普之后的业务拓展水到渠成。目前,包括通用、福特、日产等跨国汽车企业,都是亚普服务的客户,亚普在去年更是取得了70多亿元的销售业绩。
接下来,随着一汽-大众天津、青岛工厂建成在即,也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包括一汽富维、亚普部件在内的供应商团队,也紧跟发展需要,“现地、现物”搭建配套体系。当然,面对可以预见的300万辆产能规模,一汽-大众如何保持和提升体系能力,保障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也是主机厂和供应商都必须做好的一份“答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黄春棉)
相关阅读:
继续引领售后服务市场 一汽-大众升级品牌服务理念
同为1500万辆 上汽通用与一汽-大众差距何在
未来三年迎峰值 大众600万辆产能何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