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重要举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被提到了新高度。
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发展滞后于东中部地区,资源型地区转型难度较大等在内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制约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既明确了顶层设计,也指出了精准施策的具体路径。
在顶层设计方面,十九大报告对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内涵上有了进一步扩展,除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等,还将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等涵盖其中,形成了对区域发展全面性、整体化的战略规划。
在精准施策方面,十九大报告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各个方面,给出了差异性明显、针对性极强的方案,比如“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强化举措”,“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须“深化改革”,“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应“发挥优势”,“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靠“创新引领”。这表明,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所追求的已不仅仅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而是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优化发展格局、形成区域良性互动、推进区域合作共赢。
因此,各级、各地、各领域都需要行动起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和政策体系、创新发展理念、增加资源投入。以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为例,只有加大投入、政策设计、制度建设等全方位推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受制于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活力不足等难题,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发展可谓难上加难。从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今年年初发布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看,我国近一半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严重的转型问题。这也是对于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十九大报告着重强调支持的现实原因所在。事实上,今年以来,无论是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导意见》,还是国家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落实资源税改革优惠政策若干事项的公告》,都显现了国家在政策层面的支持,以帮助资源型地区应对转型中很可能遇到的经济增长下滑、结构性失业等现实问题。
有了国家支持,资源型地区更要不断增强内生动力。首先,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与勇气,以创业的姿态再出发,充分利用有利政策,从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特别是通过简政放权等,着力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其次,应进行因地制宜的探索与创新,可以借鉴江西景德镇、德国鲁尔区等国内外成功经验,根据本地情况,寻找接续替代产业。
依循十九大报告的战略部署,精准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等在内的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就能达成,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拥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罗黎平,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