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战略部署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充分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正能量。
树立开放发展新理念,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其中提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实践证明,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我国开放型经济迈上了新台阶。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并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外交战略紧密衔接,积极探索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等。
一是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建立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二是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按照国际化、法制化要求,依法管理开放,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三是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继续实施“西部开放、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推动东西双向开放,促进技术设施互联互通,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四是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巩固和拓展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大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和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加速培育产业、区位、营商环境和规则标准等综合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外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列,在国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外投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外汇储备稳定,人民币国际化地位不断加强。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地位持续提升,国际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以新的历史方位为坐标,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战略性的新坐标下,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新时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只有继续扩大开放,才能带来各种各样经济要素的交换,通过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竞争,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对外投资健康发展,实现商品、资本、技术、人员、服务、信息、数据等多维度要素与世界的有效交流与交换,推动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格局。
在优化区域布局中,一方面,沿海地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领域拓展;另一方面,要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地区应成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进一步拓展陆海通道。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扩大中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拓展对外贸易,一方面,要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易综合服务企业和市场采购贸易等,积极发展绿色贸易。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这是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如此,才能推动我国与贸易投资伙伴相互扩大市场开放和市场准入,促进与各国的贸易投资合作提升到更高层次,促进我国与世界经济要素的交流,提升我国经济建设水平。
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目前我国利用外资领域,实施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从准入前到事中事后,为外资来华提供了宽松的市场环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意味着外资进入方面的管理已经按照新型模式全面打造,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大大压缩了审批审核的程序。同时,负面清单列表也不断优化。今后,凡在我国境内注册企业,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时,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潜力,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激发广大企业和群众的创造力和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意味着下一步要着眼于提高自贸试验区建设质量,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既是现有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化升级,更是更高水平开放的新的大胆试验,将引领新一轮的对外开放。
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就需要打造全球价值链体系,形成投融资合作网络。促进企业作为贸易和投资主体更好地参与全球分工,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形成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竞争中的新优势。
在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利用外资、国际援助几大板块协调联动、协同创新。对外贸易提质增效,形成货物贸易进出口相协调、货物与服务贸易相协调、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协调联动、商品与资本对外输出并举、贸易与对外援助相互促进的全面协调创新的局面,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打造我们主导的产业价值链,加快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阐述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十四条坚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同时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依存日益加深,为应对全球范围内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着眼于人类共同命运,各国携手,相互尊重,共同面对诸多挑战。
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构建符合各国利益、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经贸体制。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的方向发展,只有开放,才能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同时,实现包容性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协调发展,关切发展中国家利益,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朝着普惠方向发展,就是反对歧视性贸易投资条款和待遇,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使发展惠及南北。要推动发展更加平衡,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南北失调的问题。发展共赢,成为各国携手共进的有力支撑,发展不能是零和游戏,要在开放合作中实现共同进步。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与各国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格局;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推进G20、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平台建设。中国将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成为和平发展的建设者、贡献者和维护者,在与世界各国携手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征程上迈出新步伐。
(作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李 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