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40年代,一名苏格兰铁匠改制出世界上第一辆可双脚交替踩动骑行的双轮车。从此,自行车在大不列颠的土地上不断经历改进、畅行百年。然而,伴随城市交通发展,机动车成为公路“王者”,自行车逐渐从代步工具过度为健身、时尚的代名词。
英国政府近年来尝试推广绿色出行,试图重燃都市居民对骑车通勤的热情。但面对并不宽敞的道路、日趋庞大的机动车流、有限的自行车存放点,不少英国人只能心生叹息:骑行,想说爱你,不容易。
【渊源悠久】
“看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照片,工人从工厂回家几乎人人都骑自行车。”家住利物浦的资深英国媒体人拉里·尼尔德说起自行车在英伦的往昔,不无怀念。
自行车与英国的历史渊源可谓悠久,自行车设计和改良的许多重要环节都发生在英伦三岛。1840年,苏格兰铁匠柯克帕特里克·麦克米伦把德国人发明的带车把两轮车加以改进,用连杆把后轮曲柄与前轮脚蹬连接起来,使得骑行者可以双脚交替踩动踏板,带动车轮前行。在那之前,自行车其实还不能叫真正意义上的“自行”车,因为骑行者必须依靠双脚蹬地推动车轮前行。1842年,麦克米伦骑上自己改造的自行车,一天内骑行了20公里。
不过,这种自行车与现代自行车依然差别很大。由于不带链条传动系统,自行车为了提高速度只能通过提高前轮的直径来实现,由此造成车辆极高,前轮直径甚至超过普通人的身高,骑自行车在当时是一项相当危险的运动。1874年,英国人H·J·罗松给自行车安装上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自行车。
1886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约翰·斯塔利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自行车,装上前叉和车闸,把前后轮改成相同大小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道路,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
在那之后,英国人对自行车的喜爱和广泛使用持续数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后经济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了买得起的小汽车,机动车开始成为公路上的“王者”。而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自行车不再是英国人交通出行的首选。
【被迫“边缘化”】
年逾六旬的尼尔德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骑车经历:“六岁那年,我骑车时摔倒,右腿三处重伤,在医院躺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痊愈后我没有就此放弃骑自行车,只是在骑车时更加小心。”
如今,尼尔德早已不用自行车代步,而是以骑行锻炼身体。而且,他骑车时不得不更加谨慎。“我只在车少的地方骑车,因为在现在的英国公路上骑车实在太危险了。”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英国公路的设计主要考虑机动车需求,忽视了自行车骑行者的需要。“一些所谓的自行车道往往是路边狭窄的一道,还经常被车辆当作停车位占用。即便在设有自行车道的公路上,很多时候自行车和汽车也难免会发生矛盾。然而一旦发生冲突,赢家永远不可能是自行车。”尼尔德说。
英国不少骑行者与尼尔德感受相同。一些切身体会过英伦骑行的人在网站上发表评论说,英国能设计出漂亮的自行车,也有忠实的骑行“粉丝”,但不等于这个地方适宜骑行,也不等于这个地方的骑行文化有多“文明”。
英国规定,自行车和机动车辆一样要遵守交通规则,但执行并不严格,很少有人因为骑行时闯红灯而受罚。热衷推广自行车出行的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和前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都曾被媒体曝光骑行违规证据:一个骑车载老婆,一个在单行道上逆行。
90年代末曾在中国工作数年的尼尔德十分怀念自己留在北京的三辆自行车。“那时候在北京骑车非常享受,因为那里有宽敞的自行车道,并且是和附近拥挤的机动车道完全分开。所以我买了三辆自行车,放在城里三个不同的位置,总有一辆的位置会离我比较近,”他说,“相比之下,如今英国的自行车已经失去了它们在公路上的行驶空间。我希望类似情况不会发生在中国。”
【推广不易】
对于自行车骑行者的诉求,英国当局并非无动于衷。
鲍里斯·约翰逊在任伦敦市长的几年间力推“都市自行车”计划,推出自行车租赁共享计划,也致力于修建“自行车高速路”,梦想把伦敦改造成像荷兰那样的自行车王国,把骑行变成伦敦街头一道风景。他甚至一度建议修改交通法,主张某些情况下骑自行车闯红灯理应合法化。如今,推广自行车绿色出行的项目在现任市长萨迪克汗的领导下仍在开展。
不过,骑行爱好者认为,在伦敦这个全球化大都市,都市自行车计划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因此难以得到更多重视。
英国全国骑行者组织认为,推广自行车骑行的根本是要加强道路安全建设,在自行车道的修建上做投资,尤其是改善一些大型复杂交通路口的路况。
在旅居英国26年的华裔骑行爱好者弗兰西斯卡·陆看来,与城市相比,英国乡村更适合骑行。她十多年前开始爱上骑行出游,常常一骑就是几十公里。
她认为,除了修建更多专用自行车道,英国政府还应在住宅附近街道设置更多限速20英里的区域,修复破损路面,改善天桥、地下通道、大型路口的设计,使其更方便自行车骑行。(张代蕾、倪彦)(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