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委员: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塑造新的动力源
■汤宗伟代表:通过调整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实现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赵静波代表: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门话题。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常态以后,增速下行之‘新’已经明朗化,但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之‘常’还未最终实现,这就需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委员认为,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塑造新的动力源,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2015年我国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但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去产能、去库存压力,“钢铁卖出白菜价、煤炭跌入最谷底”。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阶段,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依靠传统的需求侧管理方式难以实现,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有需求侧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供给侧的问题。”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汤宗伟代表认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通过调整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来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实现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这对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化解经济结构性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来自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贾康介绍说,我国约有94%以上的人口聚居于仅占国土面积不足43%的东南半壁,这种“半壁压强型”格局中的资源使用、能耗、环境压力等因素,使我国处于“三重叠加”式环境承载高压力之中,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企业生产方式,在供给侧形成体系化、高水平的对策方案,实现绿色发展。
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关键阶段。“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通过改善供给环境增强供给动力、提升供给效率、优化供给结构。”贾康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阶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给市场新活力、给企业新动力、给社会创造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要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贾康表示。
代表委员们认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需求管理的退出,而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需求多样化、高端化和服务化趋势,把资源更多配置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领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吉林省吉林市委书记赵静波代表认为,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通过降低企业税费,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松绑,让企业把更多资源用于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
汤宗伟建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强调精准发力、更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强调企业主体地位、更强调金融的手段、更强调社会治理。
重点应突出创新和制度供给
代表委员们认为,与传统的需求侧管理依靠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应该突出创新和制度供给,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释放经济活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制度创新。”贾康认为,我国经济仍面临严重的供给约束与供给抑制,需要实质性的供给端改革创新举措。当前要紧紧抓住制度和科技这两大生产要素相关的创新,促进供给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解除供给约束,推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破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障碍归根结底、最为根本的是需要创新。”赵静波表示,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出生率持续下降,已成为人口净流出区域。如何留住用好人才,打造创新创业的高地,营造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洼地”,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问题。
贾康建议,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调整人口政策,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实施人力资本战略,同时积极审慎推动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制度,全面实施金融改革,积极解除“金融抑制”,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赵静波认为,今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从东北实际来看,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口,等不得也慢不得,必须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赵静波介绍,吉林市坚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配套能力,实现了产业换挡升级和区域“腾笼换鸟”,并通过创造和改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