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价格大战,最近成了舆论热点。据媒体报道,“美团打车”于3月21日登陆上海,虽然上线首日即遭到上海市交通委等多部门约谈,但其3张“14元快车抵扣券”“3元出租车立减红包”等优惠,仍吸引不少市民成为其新用户。不过,优惠之余,有市民反映在使用过程中碰到车牌不符、司机抛客等情形。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司机为了多拿补贴频繁刷单,甚至还滋生了专业帮人刷单者。
“美团打车”登陆市场,这算是滴滴与Uber合并后,中国网约车市场再次出现的一个重要变量。新入场者不断,是网约车市场活力的一个重要印证,这对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充分竞争大有裨益。只是,与当年网约车市场初现时相比,这场“新的战争”依然是以价格战为主要武器,在今天已然面临了更多的争议。且不说“美团打车”被多部门约谈“不得以低价扰乱市场”,在网约车市场已告别初创阶段的今天,价格战本身对于网约车行业的“破坏性”作用,也应该被理性审视。
新产品上市,推行适当的让利促销措施,这很正常。可纵观网约车市场的价格战,显然并非“适当”这么简单,从“一元钱出发”“低价出发”等口号中就可见一斑。类似于前三个月司机免抽成,乘客享有优惠券的做法,从市场的初步反馈来看,的确颇显成功。但在接单数据猛增的另一面,是专业刷单泛滥,甚至被指比例超40%,司机为了多拿补贴、多接单半路撂客,信息不一致的车辆也涌入市场等等。种种失范现象,不容忽视。
在巨额的价格补贴之下,上述乱象的出现,其实是可以预见的。它让新入场者带来的所谓“鲶鱼效应”似乎显得一厢情愿。一方面,从短期看,司机和乘客或许确实都得到了实惠,甚至可以说其撼动了原有的价格体系。但从长远看,乘客真的能够获利吗?一个常识是,真金白银、以亿计的补贴,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另一方面,如果网约车市场新的竞争者,只愿意通过价格战来撬动市场,只能说这个市场仍处于草莽阶段,背后所支撑的仍是“钱多通吃”的逻辑。这恰恰与人们期待的“鲶鱼效应”背道而驰。
在市民的出行工具选择中,价格只是一个参考要素,安全、服务质量、效率等依然无法被取代。若一个出行系统的市场竞争者们始终在打价格牌,它就难免忽视对于市民出行而言一些更重要的东西。置之于网约车行业,其对应的可能就是浮躁、投机、失序以及高度的不确定性。网约车在中国从诞生至今已有好几个年头,合法化也有一年多,从最初的混乱状态逐步走向规范、制度化。可现在价格战再起或以现实证明,这个行业还未能形成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共识,未能衍生出新的市场竞争模式,未能摆脱初创时期的惯性。在肯定市场活力之余,这一点不能不说是遗憾。
理性看待网约车市场的价格战,并非指不需要新的市场竞争,而是说,新的竞争到底应以何种姿态和手段来进行,才能给整个市场真正带来“鲶鱼效应”,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创造性破坏”说法,套用这一理论,若市场的竞争者只是信奉低价策略,迷恋于拿真金白银“砸”开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行业而言,未必不是一种“竞争性破坏”。道理很简单,若任何一家竞争者只要有足够的资本拿价格开路,就能轻易谋求市场地位,谁会沉下心来维护服务质量?资本为王的背后,会不会只能是“马太效应”而非“鲶鱼效应”?这真的是消费者的福音和行业之幸吗?
“趁着现在补贴力度这么大,多赚点,不知道这样的补贴还能持续多久,但时间应该不会长。”面对价格战,这种心态,应该是当下司机和乘客的普遍心理。这样的反应很正常,但凶猛的价格战过后,整个行业会不会损耗更多,留下一地鸡毛,网约车行业又不得不从“新”开始,各网约车平台恐怕都要慎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