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去年‘贺兰山在哭泣’,那么,现在则是‘黄河在怒吼’。”近日,宁夏在大力整治贺兰山生态破坏问题基础上,直面黄河污染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查摆主要原因,打响新时代污染防治的“黄河保卫战”。
宁夏在祖国版图上有独特的生态地位,从空中俯视,如果没有银川平原像一把绿色尖刀插入沙海,那么,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将在宁夏会合。阻挡西来风沙的天然屏障贺兰山、润泽宁夏千百年的黄河,是造就“塞北江南”的生态地标。然而,在长期以来“开发利用”为主的思想主导下,人们的关注点更多集中于挖多少煤、引多少水、发展多少工业、产生多少GDP,贺兰山由此成了“煤山”,黄河也成为“取水池”和“容污器”,而其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却被选择性忽略。
当贺兰山腹地因无序开采变得支离破碎、满目疮痍;当山沟里流淌着颜色诡异的“红汤黄水”——我们听到贺兰山在哭泣!去年以来,宁夏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矿山和企业一律关停退出,其中既有国企也有民企,涉及大量人员就业,难度可想而知。宁夏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强力推进,取得显著成效。财政拿出14亿元资金,对贺兰山破坏山体进行整治修复,并有力打击盗采行为,贺兰山正在恢复宁静、和谐、美丽。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自青海发源后一路跋涉,冲出高山峡谷,进入相对平缓的宁夏平原,由于坡降适度、引水便利,宁夏近90%的水资源都来自黄河,所有河流、湖泊的水最终都汇入黄河。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重温饱不重环保、重生产不重生态的现象长期存在。由于缺乏对黄河的保护和规划,有的地方奉行“水从门前过,不用也是错”,一味索取,很少保护;有的市县为了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不顾水生态、水环境安全,上一些高耗水、高污染项目,过度排放、随意污染,使黄河不堪重负。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重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宁夏以问题为导向,刀刃向内,主动发起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并将其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一役,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对黄河价值认知的深刻转变。治理黄河污染,不光靠“堵”,更要重“疏”,要全面关闭直接入河湖企业污水直排口,封堵污染黄河的通道,还要下功夫治理好黄河干支流和主要排水沟,消灭城市“黑臭水体”。不仅要治“水”,更要治“岸”,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科学布局沿黄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从源头上为黄河减负。不仅要“顺流而下”找问题,更要“逆流而上”挖根源,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摈弃靠要素驱动的传统粗放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黄河保护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沿河各省区都要自觉承担起保护黄河的重要责任,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黄河流域的九个省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更是重要的生态宝库。保护好、治理好黄河,绝非一省一地所能为,需要上下游一起联动,九省区共同发力,唯有如此,母亲河黄河才能永葆健康生命。
不让贺兰山再哭泣,不让黄河再怒吼,根本在于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污染防治长效机制,防止破坏生态和污染问题反复出现、屡禁不止,及时追责、顶格问责、重典治乱,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加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